2005年,吉林省国企改革一路攻艰克难,不仅为几十年的“老大难”企业找到了出路,而且借势而上,优势企业纷纷和世界知名公司、国内龙头企业攀亲结贵,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后劲。通过改革,一批国有工业企业被激活,并盘活大量闲置资产。特别是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和老大难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把解决历史问题、现实困难和谋划长远发展统筹考虑、整体设计。据初步统计,列入计划的816户国有工业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共启动在建项目88个,已到位资金70多亿元;引进新上项目80个,预计投资104.5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
,大大增强了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
改制+招商,是吉林省国有工业企业改制最令人瞩目的亮点。其一举两得,以四两拨千斤之势,为国企改制创造了神奇速度和事半功倍的效果。
吉林省推进省直国有企业改制,做到了“四个新突破”: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新的突破;布局和结构调整实现了新的突破;以招商促改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把改制与发展同步谋划取得新的突破。做大做强了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国有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围绕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吉林省将国有资本向有比较优势的资源类、基础产业和特色产业集中,使之不断发展壮大,主要是电力、冶金有色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森工产业和旅游产业得到加强;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建筑类、商贸类和交通类企业,选择国有资本有序退出;对于已经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进行破产关闭。通过兼并重组,冶金有色行业的资产总额比改制前增加了近70亿元,电力资产增加近30亿元,汽车零部件行业增加了近2亿元。发展壮大了电力、钢铁、镍业、森工、农电、炭素、旅游等8大企业集团。省国资委坚持改制与谋划项目同步,为企业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共为省直60家骨干企业寻找到战略合作者,引进域外资金43.4亿元,有力地促进了新的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目前,已谋划了40个大项目,总投资36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将对全省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产生强大的带动作用。除此之外,还利用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有效实现了资产和债务置换,为改革筹集了成本。首先是从4大资产经营公司首批回购了6.6亿元的不良债务,第二批20亿元的不良债务回购也正在磋商中,有效地减轻改制企业债务负担,为改制创造了条件。其次是及时置换了改制企业一时难以变现的资产。
及时化解债务难题、处置了剥离的非主业资产、托管了轻化控股和商贸控股等困难企业,为这些企业改制筹措了成本,提供了时间和空间,稳定了职工队伍。
促进企业发展,是国有企业改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吉林省对已基本完成改制重组的企业,扶上马、送一程,能送多远送多远,大力创造有利于域外和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使各类资本都在吉林省不断增值,企业得到快速发展。此外,吉林省还积极引导改制后企业,严格按照《公司法》运作,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多元化,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在管理体制创新的同时,大力推动经营机制创新,使改制后企业真正实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走上快速发展轨道。
2005国企改革攻坚战,在喝彩声中渐行渐远,报捷声中号角起。国企改革为吉林省经济发展带来的声势和契机,将激励我们向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