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四川政改技术基础 46个文件重构干部选拔流水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15:1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何忠平 成都报道

  党委组织工作系统的46个文件

  “有了目标,干起来就有了方向”,1月18日,一位政界高层如是评价四川“政改”的技术基础。“近年来,四川省党委组织工作系统结合中组部具体精神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改革
措施,这些措施有两个特征,一是本土化,二是系统化,目的是选好人用好人。”

  记者获悉,在干部任免的4个环节上——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任职,四川至少出台了13个文件,全都是地方规定和办法,如《四川省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两推一述”暂行办法》、《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暂行规定》等。

  选人用人工作离不开监督,四川为此又制定出了13个文件,如《关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部内有关情况的沟通办法》、《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办法》(试行)、《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专项考察暂行办法》等。

  比如《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专项考察暂行办法》,记者了解到,为从源头上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该办法将干部考察涉及的范围从工作圈拓展到了社交圈、生活圈,并规定在问题没有查清之前绝不作出提拔使用的决定。

  26个文件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形成了结构完整、脉络清晰的四川组工流程图。

  此外,记者了解到,四川在领导干部任职后的监督管理工作上还出台了不下于20个相关配套的文件,如《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关于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不准违规经商办企业规定的通知》等。

  如果说这些还都只是一般程序性文件的话,那么,《党政领导干部破格提拔暂行办法》等文件则从另一个层面凸显了四川组工系统的灵活性。比如《破格提拔暂行办法》就规定,四川党政领导干部要破格提拔必须具备五个条件之一:“业绩突出”、“班子配备需要”、“专业性强”、“选派到艰苦地区”和“处理重大事件表现特别优秀”,破格提拔担任副县(处)级干部的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正县(处)级不超过40岁等。

  “用人是省委最大的导向”,这是人事部长出身的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的一句口头禅。“我现在脑子里净是‘一把手’的问题。那些什么时候都回避、没有创新精神的干部,永远都前进不了,进步不了。”在去年底的四川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上,省委书记张学忠说道,“那些没有棱角、没有立场的干部不能用。”

  “也难怪外界揣测四川是组织部门的政改‘试验田’”,前述政界高层向记者表示,“正是这些本土化、系统化又不乏灵活性的文件,使得四川省委能够铁腕‘治吏’,同时为四川比如新都、雅安、广汉等地党政‘一把手’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大胆创新培育了土壤。更重要的是,开放性已成为四川组工系统工作的价值导向,并形成一种开放力量。”

  票决制:不能保证最优 但能防止最坏

  走上开放组工系统这条路,四川并不是一帆风顺。改革肇始于2003年的“达县事件”。达县法院一位副院长刚上任18天,便因和同事嫖娼被查处;一个有15名编制的县委宣传部竟设了7名部长;县委组织部连续两份文件就任用了300多名干部。达县组织部如此“用人”被严厉查处,组织部长被免职,这是近年四川首个因用人失察而被处理的组织部长。

  四川省委组织部随即发出通知,在全省组织系统开展作风整顿,构建开放的组织工作系统。正是“达县事件”使省委认识到要用制度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一系列文件逐步酝酿并陆续推出。

  票决制,无疑是四川组工系统制度化的一个亮点。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戴允康处长向记者表示,“它使干部任用决策成为党委集体行为,而不是少数人说了算。我们反对那种领导先有人选意向、再叫组织部门去履行程序或直接去考察的做法。”

  2005年12月7日,省委八届六次全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通过了巴中市长李仲彬(原新都区委书记)以及省文化厅、

审计厅、畜牧食品局等5个省级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这是四川省第三批经省委全委会审议表决产生的市厅级“一把手”,标志着四川“省管班子正职人选集中提交省委全委会表决”真正走上了制度化轨道。

  在此之前的7月,省委八届五次全委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还表决通过了11名市厅级正职人选。广安市委书记王平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接受媒介采访时曾深有感触地表示,“‘票决制’虽然不能保证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但至少可以防止把有问题的干部选上来,这是民主最大的好处。”他还说,“以前,当市长是‘睡不醒’,因为太忙;现在,当市委书记是‘睡不着’,因为承担的责任更重大了。”

  而据省委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李仲彬在接受票决之前曾讲话表示,如果得不到大多数省委委员的认可,比如被票决掉了,他就解甲归田,结果,曾以铁碗力推新都政改的、被认为是“有棱角有立场”的干部典型的李仲彬高票获得全委会通过。

  过去,领导的“提名权”往往在一个看似集体通过的权力通道里顺畅运行,而被“提名”的干部犯了错却无人承担用人责任。上述省委人士告诉记者,“现在,省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都没有权力直接任命一个干部,在决定干部选用问题他们都只有一票。”

  除了一大批“有棱角有立场”的干部在四川组工系统越来越开放的今日得到重用,在四川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重用女干部,二是组工纪检监察系统的一些干部被纷纷推上第一线——这是近年四川政坛上刮起的又一股清新但来势凌厉的旋风。

  比如女干部,现任攀枝花市委书记赵爱明,是四川省第一位女市委书记;乐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佳,原省委组织部部务委员、干部二处处长;中共雅安市委副书记、雅安市委党校校长张锦明;省体育局局长、省

知识产权局局长、省对外友协会长等领导岗位,近两年相继由女干部担纲。在“同等条件下女干部优先”的原则下,近两年来,四川全省共选拔厅级以上女干部25名,县(市、区)党政一把手16名,乡镇党政一把手488名,省直部门一把手7名。

  争议背后的路径抉择

  只要是改革,就会有争议。但围绕四川组工系统的争议,又是显得如此直接。据省检察院工作报告,2005年,四川全省共查办大案要案1108件,县处级以上干部206人涉案被查办,其中包括在职的县委书记、县长近20人,有厅级干部12人。

  “为什么这么多制度化的措施还是无法遏制日益严重的官员腐败?”不光处江湖之中的诸多百姓对此有疑问,就是居庙堂之上的官员也有很多人搞不明白,“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理性地说,在选拔干部上,人是靠不住的,要清除以领导人的个人好恶决定干部任用的弊端,只有制度最可靠。”有四川资深政界人士向记者分析,“程序法则是制度化的延伸、补充和具体化,是落实制度的重要保证。目前大家有疑问,说明我们在科学、规范的程序工作上还存在着这些或那些问题,但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组工系统制度化建设的必要性。”

  四川省委组织部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还着重向记者解释了如下几个有争议的问题,一是群众意见与党委意见不一致的问题;二是尊重民意与简单地以票取人的问题;三是拉票现象与使民意表达失真的问题;四是一些因敢抓敢管掉了票的干部用不起来的问题;五是把提名权交给群众后领导丧失权威的问题。

  该负责人表示,党委选干部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群众公认,“从这个角度讲,党委提名的人选,应该是大多数群众拥护的人选。如果党委提名人选不被多数人认同,本身就应当放弃”;在投票的行为过程中,确实容易伴生出向有投票权的人拉关系等影响民意表达真实性的现象,“但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一方面,出现拉票是正常的、客观的,问题在于我们怎么去引导它;另一个方面,要看到拉票的确会产生负作用,但这不应成为反对扩大选任民主的理由。我们不要老是因‘拉票’而一叶障目,应当做的是解决完善民主推荐和选举的有关程序、办法”。

  在第四个问题的阐释上,该负责人首先提了两个问题,“敢抓敢管的干部一定不被多数人拥护吗?一个干部如果已经不被多数人接受,即使他敢抓敢管,他难道不应该注意调整自己的方法吗?”

  同时该负责人认为第五个问题也要分两方面来认识,“一方面,把提名权交给群众,从制度层面上有利于帮助党委(党组)把人选得更准,同时也制约少数人滥用提名权;另一方面,把提名权交给群众后,党管干部的原则没有变,干部使用的决策权、选择权仍在党委(党组),因为干部任用的最后环节是党委(党组)讨论决定。”

  有的媒体评价称,“与传统的观念和原有的做法相比,四川是在重建干部选拔任用的‘流水线’,重新构筑干部工作新的工作模式”;有的则称四川“正在进行着一场干部工作的‘革命性变革’”。

  “这些评价也许不一定准确,但我们推出的这一整套改革举措至少可以让人感到,我们确实是在走着一条不同于传统方法的干部选任新路子”,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条路子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充分的党内民主,扩大的群众路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