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6环保以松花江开局 一批违规企业年后曝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09:5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谢丁 北京报道

  上任一个月零22天之后,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第一次高调出现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大厅里。伴随他的,是外界对“松花江水污染”事件持续关注的目光。

  1月24日,国家环保总局对外公布“松花江水污染生态环境影响评估阶段性成果”。经
过一个多月的采样测试,环保总局宣布,松花江、黑龙江监测断面水中硝基苯的浓度已经符合国家标准,今春解冻期松花江大面积水质不会超标。

  之前一天,环保总局已用两幅宣传年画将上述信息传达给松花江沿线。其中一幅的主题是“告别污染,快乐过年”。

  然而,对于全国更多沿江沿河的化工企业来说,一个并不一定令他们快乐的信息在新闻发布会上传递出来。“我们决定在进一步核实的基础上,春节以后在适当的时机向社会公布全国拉网式排查的结果。”周生贤说。

  松花江的暂时安全

  年关将至,以环保总局局长身份第一次在新闻发布会上露面,周生贤一脸严肃,偶尔也在讲话中停下来,轻松地笑一下。这种气氛与当日发布的内容相关——这件严重的污染事故已经基本过去,终于可以稍稍舒口气了。

  此次公布的“生态评估阶段性结果”显示,今年春天的冰体融化和底泥释放不会导致松花江水质超标以至于造成二次污染;松花江中的鱼和沿岸池塘养殖的鱼的硝基苯含量也符合安全含量指标,目前可以食用;使用江水进行灌溉也不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而且,实验结果表明,粉末活性炭对水中硝基苯的去除效果良好,今后一旦发生水源地硝基苯污染物少量超标时,可用于城市安全供水。

  更重要的是,环保总局宣布,目前松花江水饮用安全已得到保障。周生贤表示,48眼监测井中,除个别地区监测井检出高于我国饮用水水源标准的微量硝基苯之外,其他均未检出。

  此次评估可上溯至去年12月13日。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发生之后,环保总局会同水利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与对策”项目,国内将近40家科研单位参与。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进行了大量的现场采样、测试,实验室的模拟实验和相关的计算。”清华大学教授陈吉宁说。他是这个项目评估组的成员之一。

  评估组在每50公里设置一个监测断面进行测试,对重点的滞水区和缓冲区又增设了50个监测断面进行采样和测定。目前,此评估项目仍然还在进行中。根据专家预测,污染带的前锋将于本月月底以前到达俄罗斯阿穆尔河入海口。

  事实上,这些评估只是环保总局应对松花江污染事件“三步走”战略部署中的第二步。据环保总局污控司司长樊元生介绍,第一步是加强环境监测防控,第三步是全面启动松花江水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松花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在调整以后,初步确定的总体目标是优先保护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到2010年确保流域内90%以上的水源地水质要达标。”樊元生说。

  2006风暴征兆

  不过,关于松花江的一切,对于周生贤来说,才仅仅是一个开始。

  去年12月8日,新上任没几天的周生贤在前往黑龙江佳木斯市视察松花江污染监测断面的同时,环保总局就发出紧急通知——全国范围内的环境安全大排查开始。

  如今,这次拉网式排查的结果正在浮出水面。

  排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化工企业逾2.1万家,其中沿长江、黄河分布的就占50%以上。“这种布局一旦发生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周生贤说。这些企业大多存在“选址不合适”、“明显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企业的情况,要对这些企业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周生贤在会上透露。

  就在此次新闻发布会前一天,周生贤在环保总局新春团拜会上指出,全国已进入污染事故高发期,形势十分严峻。而作为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06年也被周生贤认定为环保总局最关键的一年。

  在环保总局今年所推动的七项重点任务中,污染防治是重中之重,保障饮水安全则是首要任务。

  周生贤自己曾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我对于过去和将来的看法是:用手枪射击过去,就等于用大炮攻击未来。我不苛求前人,我是在过去的基础上继续把工作向前推进。”

  据悉,一大批违规企业将于年后曝光。消息人士声称,“松花江水污染评估阶段性成果”,仅仅只是一个微妙的开头。大戏还在后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2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