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污染企业扎堆乡村 农民赶不走污染企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8:01 《时代信报》

  信报记者 邱敏 报道

  农村深受其害

  事实上,像小泉化工厂污染农村环境的情况绝非个别。记者从环保部门了解到,重庆各郊区以及周围区县的郊区都有环境污染的投诉。其中投诉的当地村民普遍反映污染企业毒
害当地农民,严重威胁到当地农民的健康。

  如果这些企业转移或者解体后转移到各地农村,那么对于农村来说则是灾难。今年 1月6日,綦江县河遭受硫酸污染 沿岸居民停水2天 。环部门证实,一家化工厂当天600吨硫酸废水泄漏,綦江河突然变成了紫红色,导致当地3万人断水两天。

  同时,记者从合川了解到,合川市重庆合川盐井镇,至今仍然位于国家级风景区的工业小镇,从1994年至今,已有近千居民外迁逃离,原因就是不堪忍受镇上31家污染企业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当地许多农民称,水泥公司的烟囱正冒着黄烟尘,三江水泥公司冒着黑烟尘,而几家石灰窑则冒出灰烟尘,散发出呛人难闻的味道。各路烟尘汇在一起,使整个盐井镇笼罩在尘雾中,街上灰蒙蒙一片。

  去年六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消息, 重庆铜梁县境内现有造纸企业30家,其中28家企业废水排入小安溪河,2家排入涪江。2004年11月26-27日重庆市环境监察总队现场检查,发现只有重庆龙章实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在生产,12月2-5日再次突击检查时,又有铜梁县鸿运纸业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恢复了生产。现场查明,30家造纸企业中有16家企业是2003年以后新建或扩建的,有15家企业是违反环保规定擅自建设或投入生产的,特别是铜梁县

化工厂是属于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造纸企业。

  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而且这些污染的企业在逐步的增多。去年,在重庆市主城区环境污染安全隐患重点企业搬迁工作会上,重庆 29家污染企业的主管单位签下了2007年内全部迁出主城区的“搬迁军令状”。

  “退二进三”的浪潮

  其实早在2001年重庆市就出台了26家污染企业搬出主城区的相关政策,原计划2005年完成18家企业的搬迁任务,但由于资金等没有得到落实,该计划已不能实现。目前,2004年已完成搬迁计划的企业有3家, 2005年完成8家,2006年需完成6家,剩余的8家2007年完成。

  污染企业迁出主城区,往往会落足于人口相对较少的郊区或农村。污染企业退城进郊,是不是污染问题和事故隐患就得到解决了呢?这是相关单位回答不了也回避不了的事情。

  重庆市绿色自愿者协会李秘书告诉记者,这些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的增强,政府对城市环境的整治,作为城市主要污染源的大小企业在“退二进三”的浪潮中,纷纷到郊区或农村扎根落户。这些企业给工业基础薄弱、财政收入贫困的县、乡政府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扩大了就业,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些扛着“改建”、“迁建”旗号的企业迁到郊区是否污染问题就解决了呢?在一些地方,搬出城区的企业依然沿用老牛拉破车式的落后生产工艺,庞大的污染源从城市撤退到了农村。而在一些地方,这种污染企业出城下乡风多年来不仅没有减弱的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势头。

  不对等的博弈

  无论将来会有多少污染企业迁移到农村,危机农民的利益,但像小泉化工厂这样已经发生危害的地区应该如何解决?

  记者从巴南环保局检查大队周队长处了解到,他们也接到了群众的无数次举报,因为这是一个老厂,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在国务院、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划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同时,这个厂有时生产量比较小,排放的标准又在规定之内。但是如果遇到生产量大的时候,排放的污染物又超过了标准。这样一来,环保部门就几次处罚该企业,罚款和限期整改。 一直以来,他们不是没有听老百姓的呼声,而是这个企业实在很难管。 同时,周队长表示,环保部门没有强制厂搬迁的权利,如果该厂一直这样污染,那么只有先下发处罚通知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需要民间环保组织

  但是,如果企业继续这样反反复复怎么办呢? 记者在采访重庆绿色自愿者协会吴会长时,他则表示农村需要民间环保组织来对抗污染企业。

  吴称,目前国内民间环保组织势力很弱,急需壮大。就目前而言往往这民间股势力目前主要针对城镇,也就是这些具备一定文化知识的居民们能够利用这一点,来赶走污染企业。但是经济的逐步发展和制度的健全,有的企业从城镇被赶到农村,在偏僻的地方污染生态环境,损害农民的利益怎么办。

  农民往往忍受不了之后投诉到环保部门,新闻单位等等,如果一旦没有解决问题,农民们就只有采取过激的措施,这在全国已经有很多起。去年太湖地区污染就有农民集体闹事,发生流血事件。

  吴认为,农民是对环保知识不了解,假设有的企业没有臭气,那么这些自认为没事的农民则会更加受到伤害。即使他们向赶走污染企业,但是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办。因为他们和企业的对抗是不对等的。

  出于预防问题和解决问题,目前农村很需要民间环保组织来对抗污染企业。民间组织第一个好处是拥有专业技术人员来测量污染程度,有律师队伍来维护权益,而且能有广泛媒介的支持。这样一来,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去和污染企业谈判势力才能对等。不但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又能缓解各方之间的矛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5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