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5影响中国企业的10大商业环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13:00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陈军君 陈宏伟 张东臣 实习生 薛娟

  宏观调控

  中国经济始入温和调整期

  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在经历了三年上升期后,两大问题在2005年突出显现:一是粮食问题,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粮食产量连续下降,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度减少。二是投资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猛,新开工项目过多,在建规模过大,一些行业和地区投资过度扩张。

  为使经济增速温和下调,中央着手宏观调控,此轮调控把握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除采取加强土地管理、控制信贷增速、提高建设项目资本金比例等控制总量的措施外,同时加大对社会经济结构中的薄弱环节的调整力度,着力对农业和粮食生产以及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发展给予重点支持。

  一年下来,

宏观调控效果体现在八个方面:一、年度和季度GDP增长保持了9%-9.5%的平稳快速态势;二、农业和农村形势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四、消费增长平稳;五、对外贸易活跃,净出口增长对经济贡献明显加大;六、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七、财政收支和货币信贷保持稳定;八、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煤电油运矛盾不同程度地有所缓解。

  2005年底,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06年中国经济定下的基调依然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此正印证了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2005年初的说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

  汇率之变

  一石能否三鸟?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2%,调整为1:8.11。2005年12月31日,中国正式引入了13家人民币做市商,并随即在外汇市场引入询价制。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由此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项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促进了国内利率市场化的形成,加快了中国资本账户的开放进程。同时,也缓解了近年来日益高涨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可谓“一石三鸟”。

  汇率机制改革不仅势在必行,而且对中国也是一种考验。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屡创新高,并一度逼近1:8.06。而在离岸市场,人民币一年期NDF仍在7.7元附近波动。强烈的升值预期已直接导致国际热钱的快速涌入。2005年,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对外贸易顺差突破了1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8189亿美元再创新高。然而,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一些高污染、高耗能、高资源消耗量的产业逐渐转移到中国,由此也引发了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能否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技术创新、产业整合,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迅速改善国内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能否在保持出口平稳的同时及时启动内需?正如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所说,“2006年对我们来说并不轻松。”

  禽流感

  恐惧大于疫情

  2005年,整个欧亚大陆闻禽色变,甚至连美洲和非洲也提心吊胆。因为7月以后,曾一度肆虐亚洲地区的禽流感再度卷土重来,不仅印尼、越南等亚洲国家,世界其他地区也不断传出禽流感疫情报告。亚洲银行预测亚洲人口20%会病倒,经济损失将达2300亿美元,这篇报告最后仍不忘加上一句,中国大陆将可能是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

  “恐惧是新的传染病”,11月7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一篇关于禽流感评论以此为题。

  有分析指出,对中国来说,更大的经济风险是出于恐惧产生的,比如外贸、直接投资、货币稳定性这几条中国“生命线”可能因禽流感间接受到较大影响。

  比恐惧影响更大的是,一如当初非典疫情,海外“唱衰中国”的舆论再度泛起,其逻辑非常简单:因为发生了疫情,中国人最多、防疫体制最差,中国政府最容易“隐瞒不报”,所以中国最“危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最大。香港《信报》的一篇文章甚至将禽流感列为可能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十大因素”之一。

  国内相关人士反驳了这一说法,我国目前对禽流感控制得力,其对中国经济难以造成重大影响。禽流感直接影响的经济部门主要是家禽养殖业、畜牧业、饲料业和餐饮、旅游业,这几个部门都不是本轮经济增长的主力部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中国经济主要依靠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拉动。GDP增长中有60%~70%是由第二产业拉动的。只要有效防止禽流感在人群之间传播和由点向面蔓延,目前的禽流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不大。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唱衰中国”以及其导致的恐惧产生的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远比禽流感自身要大。

  “两法”修订

  中小投资者保护伞?

  2005年10月27日,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高票通过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和《证券法》。

  新修订的《公司法》强调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对上市公司监管,明确公司以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诚信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尤为重要的是,增加了相关的赔偿责任条款。新修订的《证券法》则对融资融券问题进行了松绑,对于做空、期货交易、银行资金间接入市和拓宽合法资金入市渠道等方面,都留下空间。新《证券法》同样强调了发行人、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的连带赔偿责任。进一步完善了执法措施,赋予证监会查询银行账户和通讯记录、查封或者冻结财产、限制证券买卖等方面的权限和手段;赋予证监会对大股东、实际控制人的监管权;确立了严重违法者证券市场禁入制度,等等。同时,也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执法责任制度,对违反规定滥用执法措施,以及发行审核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都明确规定了法律责任。

  “两法”的修订无疑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中国目前的法制环境中最差的就是执法环境,不光是在资本市场,其他领域亦是如此,关键是有法不依,执行不到位,这也是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和最迫切需解决的问题。“两法”修订能否为中小投资者撑起一片蓝天?在相关的司法解释尚未出台之前,还有待观察。

  环评风暴

  中国环保到了最紧要关头

  从1月18日投资近千亿元的包括三峡地下电站、三峡电源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等在内的30家大型建设项目的公开被叫停,到4月13日圆明园防渗工程环评听证会的召开,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掀起“环评风暴”。社会公众用诸如“猛”、“勇敢”等词汇来形容这次风暴。来自中央电视台的民意调查显示,52%的被调查者认为风暴应刮得更早些。

  人们很自然地将2005年的这场风暴与2004年的“审记风暴”联系起来考量中国的变化。观察家们指出,审计和环评风暴的形成与中国的“大气候”密切相关。“审计风暴”是在中国加大反腐败力度的背景下发动的,“环评风暴”则是在中国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气候中生成的,凸显了中国政府由过去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到向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的决心,因此,它不会只是呼啸而过的“阵风”。

  环评风暴对一些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一些行业企业走上变革之路:如马钢,2005年全部实现了冶金生产坚持走水循环利用之路,不再直接从长江取新水;截止到2005年底,汽车企业大约开发出100多种燃气汽车,并在19个城市和地区开展了燃气汽车推广应用。

  推广环评,最大的障碍是地方保护,而其背后是目前的政绩评价体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透露,经过与中组部的多次沟通,2007年环保指标将被正式列入全国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一旦环保与地方长官“帽子”挂钩,中国的环保问题将得到大的改观。

  商业贿赂罪

  剑指“灰色地带”

  2005年12月2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作为首次提请审议的《刑法修正案(六)》草案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业贿罪的主体相应作了扩大:草案在刑法关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基础上,把商业贿赂罪的主体扩大到公司、企业以外的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

  目前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在交易之外直接给付或收受现金和实物;假借促销费、宣传费、劳务费等名义,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财物;以报销各种费用或“红票”冲账的办法给以贿赂;提供境内、境外等各种名义的旅游、考察等各种手段;给予或者收受回扣等。在我国许多行业,商业贿赂已成为“行规”和企业运行的潜规则,如医疗、电信、金融、建筑等行业。

  相对于国际通行做法,中国现行刑法第163条、164条分别规定了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但对其他非国家工作人员并未涉及。针对国内商业贿赂猖獗的现状,中央政治局在研究部署200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在2006年集中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行动。此次修订扩大了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对我国垄断性行业如电信、金融和市场开放透明程度不高的医疗、建筑行业内的商业贿赂、“权钱交易”行为,给予刑法惩处的震慑。

  国家倡导建设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6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六大措施。

  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专门阐述。

  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等六部委11月1日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目标,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毫不夸张地说,2005年发生的上述这些事情,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产业导向具有革命性意义,众多相关企业因此而受到的影响将是长期的甚至是永久的。

  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的发展中,那些能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轻环境负载、将废弃物再利用或再资源化的产业、企业、技术、产品、生产方式将得到越来越多鼓励和实质性支持;反之,相关企业则将会感觉越来越难过。在这个趋势之下,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不能不关心和重视自己对资源和环境的责任。

  眼前的一个例子是,2006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公安部、财政部、监察部、环保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出《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在今年3月底前,取消一切针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在行驶线路和出租汽车运营等方面的限制。对汽车业而言,这几乎是在重新洗牌。

  中日关系大幅度降温

  “政冷经冷”

  2005年,中日关系风雨飘摇:

  2月,日美安保会谈首次将“台湾问题”列为共同战略目标;4月的日本外交蓝皮书和8月的防卫白皮书对“中国威胁”表示“严重关注”;10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5次参拜靖国神社;12月,日本外相麻生太郎称,中国加强军力“正在成为相当程度的威胁”。

  与此同时,4月份,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爆发大规模反日游行;5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问日本期间,因“紧急公务”提前回国,从而临时取消与日本首相小泉的会晤,引起日方诸多猜测;12月,在东亚峰会上,中日两国领导人彼此视而不见。

  2005年,中日关系由近年来的“政冷经热”进一步迅速降温为“政冷经冷”。

  据统计,2005年1-10月,中日贸易同比增长10.4%,低于中国外贸总额24%的增长速度。日本在中国外贸中的比重已降至13%,低于欧盟的15.3%和美国的15%,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出口的减少。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在华直接投资,2005年上半年日本对华直接投资项目减少了8.2%。尽管下半年有所回升,但仍不能低估中日关系交恶对已经和打算来华投资的日本企业的影响。与前些年类似事情一样,2005年,索尼、富士施乐等日资企业在中国单纯的商业被一些人披上政治和民族色彩,朝日啤酒等企业因“赞助日本歪曲历史教科书”,在中国受到更广泛而强烈的批评和抵制。

  而日本和印度的关系在2005年却有了战略性变化。据悉,日本很多原想来华投资的企业正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如果没有中国,我们也许可以去印度。目前,看起来中国对日出口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还不算太大,但前提是中日关系有尽快恢复的可能。否则,受影响的企业究竟有多少,影响究竟有多大,恐怕谁也难以估算。

  中美、中欧

  纺织品贸易摩擦加剧

  2005年9月5日,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和欧盟贸易代表曼德尔森在中欧纺织品贸易问题磋商结束后握手言和,中欧就纺织品贸易问达成一致;11月8日,薄熙来和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在伦敦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关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谅解备忘录》。至此,中美双方经过七轮磋商最终就纺织品问题达成协议。

  达成协议之前,中国纺织品企业受到的影响已经可以看出来了:2005年上半年,纺织行业出口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出口额达514.36亿美元,同比增长20.75%。但是,随着出口征税、人民币升值政策、原料价格上涨、能源运输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显现,尤其是美欧贸易摩擦的严重干扰,到三季度后部分出口纺织品陆续达到全年的设限量,致使10月份出口增幅下降较多,纺织服装出口显现疲态。

  协议总是包含着或多或少的妥协成分,对于中国所有纺织业企业而言,2005年的意义在于,它们将更加认真地面对和思考纺织品大量低质低价出口问题。事实上,长期以来,国内也并不鼓励企业们这么做,增加一部分外力来推动中国纺织业出口转型总比单纯靠内力推动要好。

  还有一个相关问题,就是经过与WTO四年的磨合,有不少中国企业觉得WTO像个围城,觉得WTO并没有给自己带来预期的好处,在感情上和WTO距离越来越远。这是值得注意和防止的一种倾向。WTO本质上不是为特定国家服务或者说可以被某一国家利用的组织,而是一个多边谈判的平台,是一种更加公平、开放的机制,中国企业眼下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进一步适应WTO规则,而不是抱怨,更要抛弃那种“利用”WTO的心态。

  能源危机逼近

  原材料价格涨声一片

  2005年是中国能源市场变数颇多的一年。广东自7月起因为成品油市场供应短缺现象出现了持续一个多月的“油荒”。12月10日,西安又出现“断气”风波。而国际市场以原油、铁矿石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涨幅,使得中国的普通民众直接感受到了电价、水价、煤价不同幅度的上涨。

  中国能源危机的悄然逼近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扬使我国相关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大了中小钢铁企业的生存压力;钢材价格的上涨通过产业链传导到下游行业,如机械、汽车、集装箱、造船、家电等用钢大户;成品油市场出现短缺现象使得汽车生产新型能源汽车成为可能,“限制小排量汽车”落下帷幕。

  煤电油运持续紧张的背后,一方面是投资规模的拉动,另一方面也是高投入、高能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然。专家指出,面对我国的资源国情,要想从根本上缓解煤电油运等资源的瓶颈制约,改革传统的粗放式增长方式已经迫在眉睫。

  为了改变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中央提出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6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12月21日,国家正式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对钢铁、电解铝等11大高耗能行业,将围绕产能过剩“严防死盯”。

  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之后,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只有切实履行,才能避免再次因为能源“荒情”而出现的各种恐慌现象。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