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01:42 第一财经日报 | |||||||||
专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王亚栋 本报记者 郭晋晖 发自北京 今年是落实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开局之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下发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综合配套、资金管理等8个配套文件又全部经国务院批
日前,《第一财经日报》就中国的就业形势,三年积极就业政策的评价,以及新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展望等相关问题专访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王亚栋。 《第一财经日报》:您如何评价当前的就业形势? 王亚栋:今后几年就业的压力仍然非常大。从劳动力供给看,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加上年度结转的1400万下岗失业人员,每年需要安排就业达2400万人。从劳动力需求看,由于宏观调控、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就业增量会受到一定影响。按经济增长8%~9%计算,每年可新增800多万就业岗位,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共可实现就业1000万~1100万人,年度劳动力供求缺口仍在1300万~1400万人左右。 同时,历史遗留问题尚未全部消化。其中,并轨后仍需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集体企业下岗职工,今后3年国有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需安置的职工,辅业改制需要分流安置的职工等等,仍有约1300万人。此外,已实现再就业的人员,有些还不稳定,存在再次失业的风险。 《第一财经日报》:从2002年开始,政府开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一系列的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还存在什么不足? 王亚栋:三年中,政策促进就业的效应明显发挥,共有146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390万“4050”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基本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 分类来看,一是实施税费减免、小额信贷政策,帮助和促进了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2003年以来,全国共有400多万人自谋职业,其中30多万人享受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现了自主创业,并带动了就业的倍增。二是实施税费减免、社保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吸纳更多下岗失业人员。2003年以来,被企业吸纳实现再就业约600万人。三是实施就业援助特别是公益岗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政策,有效地改变了困难群体人员就业无门的困境,先后帮助390万“4050”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四是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相关政策,分流安置130万富余人员,减轻了国有企业的冗员负担。 这些政策贯彻落实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可归纳成三个方面:政策本身存在的时限较短、范围较窄、门槛较高、操作不便等不足,影响到了实施的效果;政策在操作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也出现过道德风险等问题;政策设计本身存在漏洞,如个体工商大户及企业免税的界定问题,要在完善政策中加以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新一轮的就业政策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8个配套文件也于近日开始陆续下发,您能否介绍一下这些配套文件的新特点? 王亚栋: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对新就业政策进行细化的8个配套文件全部完成,可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方面因为国务院领导明确要求在2005年底之前制定完成,在2006年开始全面落实新政策;另外,就业工作联席会议18个单位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紧锣密鼓地推出了新的就业政策,对以往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进行了进一步延续、扩展、调整和充实。 这8个文件都是非常重要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牵头的是两个文件。《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了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的厂办大集体企业的范围是,国有企业混岗工作的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和特别困难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关闭或依法破产安置的人员,并明确各地可运用地方财政资金,根据本地实际,将上述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城镇其他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和厂办大集体企业的失业人员。同时,为了方便下岗失业人员享受补贴政策,文件要求将社保补贴直接支付到本人手里,而不再向社保经办机构支付等。 《关于适当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是要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在促进就业中的作用,建立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新机制。文件明确规定,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东部七省可开展试点。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项目主要由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扩大到了社保补贴、岗位补贴以及小额贷款的贴息,试点时间暂定为三年。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长期从事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官员,您认为怎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中国的就业问题? 王亚栋:为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根本是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制定涉及全局的经济社会政策和确定重大建设项目,要在注重提高竞争力的同时,把扩大就业作为重要因素考虑,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同时,注重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容量。比如,对有市场需求的行业,根据其劳动密集程度,制定相应的鼓励增加就业的扶持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