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国宏观税负水平上升5% 依法纳税企业负担沉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 01:34 第一财经日报

  一些依法纳税企业感到负担沉重

  本报记者 陈黛 发自北京

  2005年,中国税收收入达到 30866 亿元时,按照2005 年GDP总量比2004年增长9.8%来计算,中国宏观税负达到17.5%左右,较“十五”期间12.09%的中国平均宏观税负水平上升
了5个百分点。

  宏观税负是指一定时期特定地区的税收收入与其相应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衡量一个国家税负是否重,不能只看这个数字,还要看税制结构以及现实情况。”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岳树民教授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由于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经济普查后发现2004年GDP被低估的情况,岳树民表示,这说明以前的宏观税负水平也被高估,调整后的数字应该少两个百分点。

  “从这个数字来看并不高,但还是有很多企业表示税负沉重。这说明税负结构可能对某些企业不公平。”岳树民说,那些依法纳税的企业,和偷税漏税的企业相比较,自然觉得不公平;有外资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做对比,内资企业也觉得税负重。

  另外,让企业感到负担沉重的因素还有税以外的各种收费。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税收研究室孙钢研究员告诉记者:“从企业缴税的绝对数字来看,企业的负担并不沉重。但是,一些无法统计的非税收入的存在,也给企业增加了不少负担,尤其是在不发达地区,会有一些额外收费。”

  从政策面来看,近两年中,并没有重大的增税政策出台,除了增加了利息税以及加强对

房地产业调控而作的营业税政策调整,都是减免农业税、印花税等政策,“应该说减税的因素更多一些。”孙钢说。

  孙钢认为:“发达国家通常在25%~35%之间,北欧等高福利国家的指数还更高一些,因为他们将社会保障也纳入税收范畴了。我们国家在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下,还不能下税负太高的结论。”

  孙钢介绍说,1978年中国税负曾经达到过37%的高位,之后逐年下降,1995年降到低于10%的历史低位。1998年中国税收征收曾经难度很大,因为当时亚洲经历了金融危机,中国国内遭受洪水灾害,想要完成年初下达的增收800亿元的任务都感觉很难。

  而2004 年和2005 年,连续两年超过5000亿元的增收,税负指数上升了5个百分点,意味着宏观税负在逐步恢复到正常范围。“在未来两年内,中国宏观税负会恢复到一个更加合理的区间,即20%~25%之间。”孙钢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