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1966工程 解构新大上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5:33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范利祥

  上海报道

  “2010年郊区城市化率达到75%。”1月20日,上海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如是描述上海“十一五”
时期新郊区建设蓝图。

  1月23日上午,上海市规划局一位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推动新郊区建设的抓手——“1966”四级城镇体系框架规划已基本形成。“郊区发展是上海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966”:冲出“600”重围

  如何把发展范围突破现有6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扩大至整个上海6340平方公里的郊区,这个话题已困扰上海多年。

  此前,上海曾提出“一城九镇”的发展格局。“但如果放眼整个6000平方公里,靠一个‘城’和九个‘镇’,带动全局发展,还是非常乏力。”

  “今年的两会,多位人大代表又把这个问题拿出来了。”他说,在上海市“

十一五”规划的调研阶段,这几位人大代表“就此提出了很多建议,最后被规划吸收”。

  上海市规划局人士提供的资料显示,“1966”把上海未来五年的城镇体系分成了四级:第一层次,1个中心城;第二层次,9个新城;第三层次,60个左右新市镇;第四层次,600个左右中心村。

  其中,“1个中心城”指的就是上海市外环线以内的600左右平方公里区域;9个新城则指宝山、嘉定—安亭、青浦、松江、闵行、奉贤南桥、金山、临港、崇明城桥。

  “这也可以算是‘一城九镇’的延伸。”上海市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说,“1966”中各自的功能及人口规模等已经最终确定——中心城将进一步强化信息、交通、管理、服务等功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人口控制在1000万左右。

  9个新城规划总人口540万左右,将集聚郊区一半人口。其中,松江、嘉定—安亭和临港新城3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城,人口规模按照80至100万规划,总人口在270万左右;60个左右新市镇每个人口规模在5万人左右。而对于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足的新市镇,人口规模按照10至15万规划;600个左右中心村又被划分为三个层面,每个层面规划的人口数量也不同。

  据透露,在“1966”写入上海“十一五”规划之前,“一些工作已经具体运作了”。其中,“1966”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即宅基地置换城镇公寓楼试点工作,已经确定了15个首批试点基地。同时,1991年以后出生的农村小孩正在逐渐转入非农业户口。

  “灯下黑”现象能否消除?

  如上海市发改委一位官员所言,上海推出“1966”四级城镇规划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上海6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发展速度飞速,比较起来,城乡二元结构差别更大,问题更严重。”

  包括上海市市委副秘书长、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战等在内的当地有名的专家,一度把上海这种非均衡发展现状形容为“灯下黑”现象。

  上海市政府一位人士认为,“灯下黑”现象也带来了上海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区与郊区之间资金积聚的严重非平衡,“如果不加以重视,这种差距还将加大”。

  而且, “周边县市对上海郊县的威胁很大。”该人士表示,“不重视整个6000平方公里的协调发展,上海的郊县仍然难以聚集国际有实力的资本。”

  所以,长期关注上海“600”与“6000”大讨论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认为,应该打破郊区发展与中心城区的对立局面。

  “别的地方是城市带动农村,上海是中心城区带动郊区。”上述上海市发改委人士说。

  据浦东新区发展计划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浦东目前在四个功能区域内都分别规划了新市镇,这些新市镇将结合周边区域的产业特色,由各功能区域管委会统筹运作。

  但“浦东模式”难以在上海全市进行推广。因为浦东的这四个新市镇对应的开发区,已经具备充分的产业“溢出效应”,基础设施也已经大规模建造完毕。

  而其它新城和市镇则仍然有不少棘手问题。拿产业发展来说。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只能是“空城”或“空镇”,并带来交通拥挤等诸多问题,“因为新城或新镇里很多人还要到中心城去上班”。为此,上海各区县的产业发展规划也在因功能定位的变化而加速调整。如金山区将建设亚洲一流的石油

化工生产基地,中心城工业基地,上海重要的港口基地等等。

  但这又谈何容易。“区县之间的产业定位如何协调,就已经非常棘手了。”该专家表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