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重庆资本故事:十大金刚暗变财政格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5:09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吴红缨 刘 臻

  重庆报道

  岁末重庆市国资委大盘点,谁是重庆2005年最瞩目的国企?

  当然是十大投资集团。它们从2002年起闪亮登场,如今已成为推动重庆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2005年实现投资额284亿,融资472亿元。

  如何用有限的财力按市场化方法融资,平衡地方政府公共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用了整整三个小时来讲述其间轰轰烈烈的资本故事。

  在另一个层面上,由于它使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以建设性投资集团融资为主的方式。十大投资集团,正在改变重庆的财政支付格局。

  十大金刚

  2005年,重庆的基础设施建设可圈可点。轻轨、

高速公路、县际公路、大桥、污水处理、博物馆、十大文化项目,高速推进。这些大手笔项目均为重庆的十大投资集团所为。

  十大投资集团为政府所有、授权经营。它们分别是:重庆市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高等级公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高投公司”)、重庆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城投公司”)、重庆市建设投资公司(以下称“建投公司”)、重庆市水利投资有限公司、重庆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开投公司”)、重庆市水务集团、重庆市地产集团、渝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江北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黄奇帆对它们的定位是,“代表市政府意志的投融资主体,通过它们筹集经济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在国民经济的支柱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基础环节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2002年到重庆上任之初,他就遇到开投公司发行申发10亿债券。当时万事俱备,只需该市财政局提供担保,只等黄奇帆在担保协议上落名。他没有签,“当时城投80亿的总资产中,有60多亿债务,其中17亿坏债,根本没用信用。”黄奇帆说。

  最后的解决方式是土地划拨和资本金注入,“实打实地增强开投公司实力”,获得银行认同的信用。这似乎就是重庆组建10大集团的思路之始。

  在2000年以前,重庆已组建有3个政府性的投资主体,即城投公司、开投公司和建投公司,但总资产不足100亿,发挥作用有限。从2002年始,这3家投资公司进行了重新整合,到江北城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投于2005年9月成立,十大集团齐备。

  到2006年1月,重庆十大投资集团资产总额由400亿猛增至1502亿,其中负债总额880亿,资产负债率56%,成为名符其实的“十大金刚”。

  重庆市发改委外经处处长周林军告诉记者,“十大集团的投资领域主要是公用事业,它们都具有资本密集性、垄断性、市场化程度低的特点,无一不是重庆经济迅速发展中的‘瓶径行业’。显而易见,重庆的意图,就是利用存量资产,建立全新的融资平台,以解决财政资金的缺口。”

  市场化融资

  据重庆市社科院财金所的一份调查报告,1997年至2004年,投资拉动重庆GDP力度呈逐年上升趋势,最高一年竟达70%以上。巨量资金仅靠财政难以完成——重庆市级、各区县财政资金,加上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政府性投资只占15%左右。

  在融资平台未建立以前,主要处理方式是由政府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

  十大投资集团担负任务就是要解决这85%的缺口。它们如何融资呢?从高投公司的运作可窥全貌。

  长期以来,重庆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资金由国债资金及交委和公路沿线各区县自筹1/3的比例构成,一个国债项目通常分散下发到几十个区县,再由各区县组织项目公司运作。

  2001年启动的“8小时重庆”工程,据高投公司副总许仁安介绍,至2002年底,工程资金已用了2/3,工程却完成不到1/2,区县各地工程款拖欠严重,商业银行对区县一级的非高速公路也不愿贷款。

  为了融资,政府于2002年12月20日成立高投公司,将该项目余下的各区县资金共13.7亿集中注入,高投公司获得银行授信117亿,实际贷款13亿。9个月后就完成全部工程。

  此后,重庆市政府通过“五注入”以增加净资产,提高高投公司的信用。

  一是国债,从2003年至2005年,高投公司每年获得5亿元左右的国债资金注入;二是相关规费,如机动车辆上缴的养路费、客货附加费等,2005年有6000万左右,以后每年将有1亿左右;第三是土地储备,是含金量最高的注入,即以土地换项目。第一个案例是长寿长江大桥,高投公司出资建大桥,长寿区则划出大桥附近土地5000亩给高投公司,桥修好后交长寿区,而高投公司所有的5000亩地已经增值了将近3亿;第四种是已经建成的公路,以这些公路的收费经营权质押,向银行贷款;第五种注入是财政资金,主要是各种税费的返还,如施工营业税、车辆通行费的营业税。

  许仁安介绍,高投公司现在资产已增至150亿元,资产负债率54%,“目前,建行、工行、国家开发行、招行等给高投公司总的授信额度是130亿左右,可使用的金额是75亿,基本上能满足未来几年修建县际公路的资金要求。

  十大投资集团的定位虽各有侧重,但融资手法操作基本相似。按黄奇帆的总结,通过基础设施固定资产划转,国债资本注入,财政性规费等各类专项资金的拨付或注入,以及土地储备等多种方式,扩大企业资产规模。

  被改变的财政格局

  在这些资本运作中,市财政的支付格局发生了什么改变?

  一方面,十大投资集团利用自身资信向银行、资本市场进行直接和间接融资,放大有限的财政资金的力量。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建设和公用事业的支出。

  另一方面,财政支付格局改变。比如上述高投公司的五种方式,对国债资金、相关财政性规费、税费,如今都集中投向了十大投资集团,以增强其实力。

  同时,据重庆市社科院财经所的调查报告,重庆市财政对经济建设的投入比例近几年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财政局局长马千真曾表示说,重庆近年来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增加财政的负担。

  黄奇帆在1月17日的会议上举了个例,去年

铁道部决定投资300亿在重庆建铁路,重庆答应提供30亿配套资金。30亿从何而来,黄奇帆笑着说,“当时财政局局长眼圈都红了。”最终是地产集团储备的土地解决了问题。

  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得到提高。该市社科院财经所所长何清告诉记者,他在合川了解到,过去财政直接投资的项目,管理粗放,同样规模的项目,由投资集团完成,仅工程造价上,就比原来降低了10%-15%的成本。

  为防止财政风险,政府不再为企业提供担保,这体现在黄奇帆多次提到的十大投资集团“三不”原则:市政府不为投资集团担保;投资集团间不互相担保;投资集团的国家专项拨款资金的使用功能不交叉。

  何清认为,十大投资集团对财政最重要的影响还是在资金筹集方式上,它使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以建设性投资集团融资为主的方式。它实际上是政府资源与市场实现对接的一个载体,在转型期社会,有利于政府集中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

宏观调控职能。

  但正由于十大投资集团是以政府资源投资,也给未来财政带来隐性的风险。该社科院财金所一位专家称,“它实际上是以未来政府的收益为质押获取金融资源。”

  周林军也认为,十大投资集团在融资方面无疑是重大的突破,但这些资金并非无偿的,如果不能进一步解决经营效率的问题,有可能形成新的债务危机。

  十大投资集团并没有改变垄断经营的实质,如果良性竞争的机制没有建立,投资集团的效率就很难保证。“这应是十大投资集团下一步改革的重心。”周林军称。

  而重庆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则称,十大投资集团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探索和实践中,他们不予评价。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