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发改委 > 正文
 

“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 12:39 发改委网站

  “十五”经济体制改革回顾之三十七:

  “十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历史阶段。“十五”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重要进展。2000年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首次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
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之后又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城镇化的方针政策和指导性文件,把城镇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提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确立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方针。2005年9月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推动我国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努力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十五”计划时期(2000—2005年),我国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城镇化步伐加快。到2004年底,我国城镇人口5.4亿,城镇化水平达到41.8%,全国城市660个,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49个,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78个,50万人口以下的中小城市533个。“十五”期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4000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降到46.9%。五年期间,城镇化水平提高近7个百分点。

  城镇化布局日趋合理,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为代表的城市密集地区,在城镇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了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了区内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了国家的整体

竞争力。若干经济高效、就业容量大、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环境友好的节地型城市群正在形成。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以不足3%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14%的人口,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4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79%。并出现了若干要素集聚能力较强、人口分布较为合理的新城镇群和重点发展特大城市。

  城镇化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趋明显。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和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各具特色区域经济逐步形成,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行政区经济的消极影响。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小城镇发展,2004年底,全国共有以农业服务、商业贸易、旅游、工矿业等多种产业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建制小城镇19883个,其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27%。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经济铺垫。突出地体现为促进了城市对农村反哺作用的增强,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已超过1亿人,所得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40%左右。

  城镇化的质量管理开始得到重视和不断加强。国家健全了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完善了户籍和流动人口管理办法。影响和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正在逐步消除。规划保障体系也逐步得到强化。区域规划、包括全国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在内的城乡规划体系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统筹框架不断完善。城乡规划加强了对

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管理,提高了节地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水平和本领。目前建设部正在加紧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通过发挥规划调控作用,有效应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既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又防止过度城镇化,引导城镇化健康和谐发展。

  (建设部提供)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