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浙江推千亿国资航母计划 民营经济激活国企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 09:47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 张凤安 杭州报道

  1月20日,杭州阴雨连绵,浙江两会接近尾声。

  本次两会主题是浙江“十一五”规划。规划里闪现了浙江国资委的身影。

  “通过3—5年努力,在省属企业中,培育一家资产规模上千亿、若干家上百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资产向大企业集团的战略集中。”

  这是浙江国资委向省政府提交的一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省属国有企业改革情况》的文件中,关于“十一五时期的主要思路和2006年的工作重点”里首先提到的论述。

  此前的第一步是,从2005年7月开始,浙江省委、省政府派出了7个改革工作指导组,进驻全面推进改革的杭钢、物产等18个省属企业集团。

  浙江省国资委主任陈正兴1月19日向记者透露,也不一定仅仅打造一家千亿级的省属国企航母,“我们是少说多做。”浙江省国资成立两年多来,一直默默前行。

  浙江国资迷思

  “国资委的这项大动作与浙江这两年来一直着力推动实施的‘八八战略’有关。”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占恒告诉记者。2003年7月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项举措”的战略,已经深刻影响着浙江经济的发展。

  “八八战略”的第一项内容就是,“充分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对于民资大省浙江来说,很多人看不懂这一条。根据浙江省省长吕祖善1月16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浙江民营经济已经占全省经济的65%。

  民营经济唱主角。但因此忽视浙江国有企业的能量,就错了。“其实在浙江,民营经济并不是一枝独秀。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激活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浙江的民营经济与国有企业已经是共存共荣了。”郭占恒表示。

  2004年4月国家国资委公布了全国三十一个省区市国有资产总量排序,浙江以4393.1亿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和上海。

  但为什么浙江国资在外界的印象里,总是与弱小相联系?“一个是拿得出手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型企业集团不多,另一个就是虽然很大,但有一个软肋,就是经营性国有资产比例不高。”浙江省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

  同样在2004年国资委公布的数字里,记者看到,浙江国有资产中,属于经营性资产的比例还不到40%,而广东是49.5%,上海则达到65.4%。

  国有经营性资产不多,而且很分散,已经影响了浙江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浙江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明显后移,全年增长率仅排在各省市区第21位。2005年前5个月,全省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比去年同期回落33.2%,比全国低了约17个百分点。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大幅飙升,同比增加70.5%,达到48.9亿元。

  “这种变化主要是受近两年国家

宏观调控的影响。”浙江省青年经济学者傅白水向记者表示。

  同是宏观调控,影响却不相同。江苏省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今年前5个月,江苏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2%,比全国平均水平略高,投资一直处于平稳增长态势,而同处华东的山东,其经济发展速度表现的更为强劲。

  浙江的人均收入增幅也慢于江苏,2005年一季度,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8.5%,增幅跃居全国第一。虽然浙江的人均收入仍是全国最高,但增长速度只是17%。

  浙江为何显现出如此大的回落与落差呢?浙江经济回落较快有其历史性,2005年浙江经贸委的经济运行报告也认为,“从历次经济增长周期和加强宏观调控阶段的表现看,浙江工业往往显现出上得快下得也快的特点。”

  这与浙江以中小企业为绝对多数有关的经济结构有关。傅白水告诉记者,浙江的民营企业多为下游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浙江产品结构向来是以

纺织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其次为机电产品、小五金等,都属加工业,为下游产品。这轮经济过热明显表现之一就是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太快,但下游工业产品却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势,不但不涨,却有一定程度的下滑。浙江发展速度大幅放缓也就不足为怪,相比之下,江苏与山东的产品重化工业比较多,生产中上游产品的企业比浙江多。”

  这个软肋,促使浙江省下决心加快国有资产的结构调整。在1月16日召开的浙江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省长吕祖善的“十一五规划报告”强调,“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

  浙江省改革和发展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告诉记者,“基础原材料供应的改善,特别是重化工的带动,首先获益的是浙江民营企业。而这对浙江经济来说具有实质性意义。”

  “千亿国资航母”如何打造

  目标有了,关键是如何去操作。“我们至迟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操作细节的方案。”浙江省国资委主任陈正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月16日列席参加浙江两会后,陈正兴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到全省调研,与省属的大型国有企业讨论和酝酿这项“千亿航母计划”。

  人们关心的是,浙江国资委将会采取哪些方式去打造它的“千亿航母”,会不会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强行“拉郎配”,为做大而做大?卓勇良也向记者表示了他的担忧,“应该要以市场化的手段为主,政府主要做的是推一把、助一把。”

  对此,陈正兴对记者表示,“我们还是会以市场化为主,政府主要起主导作用。”目前浙江省国资委并没有倾向于哪一种模式,也不会简单复制淡马锡模式,但股份制肯定是方向。通过重组、增加资本投入、引进战略投资者、吸收民营资本进入等方式做大做/强。

  浙江国资改革没有选择哪一种单一模式,与浙江的特殊经济结构有关。郭占恒告诉记者,“产权多元化是趋势,这对吸引外部资本是有利的。浙江规模超过100亿的民营企业就有11家,为什么不利用这样的先天优势呢?”

  但考虑到产权多元化后的治理结构难题,陈正兴倾向于第一步以增加资本投入和重组作为主要的手段。但问题是,增加资本投入,钱从哪里来?

  在“十一五主要思路和2006年的工作重点”工作报告中,浙江省国资委强调,“2006年将开展省属国有企业资本收缴试点,试编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试编年度国有资本收支预算,组建综合类资产经营公司,为浙江国企改革提供新平台。”

  “我们还可以通过对将近2500亿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处置、置换获得相应的资本。”陈正兴向记者表示,“毕竟我们的计划是3-5年,只有先把资本平台培育好,增资、重组就有了保障。”

  至于新的改革会涉及哪些行业,从哪些企业入手,浙江省国资委表示,尚在研拟之中,不便透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