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展指标增6减7 落实中央发展思路调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3:58 每日经济新闻 | |||||||||
季明 郭奔胜 新华社 增:科技进步贡献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生产总值比重 删: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本周,广西、上海、北京、江苏、四川、重庆、甘肃等地的人民代表大会相继召开。 在本周上海市政府公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中,新增指标6项,减少指标7项,新增加的指标在今年总共15项发展计划指标中占了四成。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制度的复旦大学浦兴祖教授说,“2006年是中国新一轮五年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政府计划指标的变化,蕴含着未来5年各地发展模式和目标上的新意。” 去年10月通过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十一五”期间将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各地新一年的发展指标就是落实中央发展思路调整的具体体现。 科技进步贡献率是上海新增的发展指标,预期达到59.5%,上海为此还专门增设了“高技能人才占技术性岗位从业人员比重”指标,这两项新指标和原有的“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2.5%”的指标构成发展计划中的“科技板块”。 上海市科委负责人说,增设新的科技指标不仅是因为国家最近特别强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因为它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0%就意味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从粗放型进入集约型,贡献率越高则增长方式越具有可持续性。 在土地和能源渐成发展瓶颈的上海,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已成当务之急。上海今年设置了“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和“中心城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中心城区生产总值比重”两个指标。负责计划制订的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蒋应时说:“这些指标将引导上海城市经济进一步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 破解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难题,也是各地政府今年工作的重点。反映在指标体系上,上海到年底郊区城市化率预期达到62%,逐步形成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和600个左右中心村构成的新型城镇体系。上海则将完成对100万平方米的旧区改造,帮助那里的市民摆脱狭小、阴暗的居住环境。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成为此次各地政府新增指标的“共同选项”。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现有的生产模式和生产水平造成能源和资源消耗居高不下。即使在全国各省市用能效率最高的上海,去年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也达到0.93吨标准煤,仍然大大高于美国和日本的水平。在大量新指标不断涌现的同时,一些在过去十多年里为大家所熟知的旧指标则悄然告别了政府的指标体系。在上海,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等7项指标没有被列入今年的发展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