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专家回应中国2005年原油账单受质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1:47 第一财经日报

  认为去年能源需求相当理性,2004年超过30%的增长不是常态

  本报记者 王羚 实习记者 陈征 发自北京

  中国上周公布的2005年最新原油进口情况受到国际分析人士质疑,认为中国在GDP增速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原油进口增速没理由反而巨幅回落。

  昨日,中国官方能源研究机构相关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对此回应,国际上的质疑部分来自于有些人依然拿2004年超过30%的增长率来套2005年的需求,但实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4年的增长并非常态,2005年的原油需求才是相当理性的。

  30%和3%

  根据12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字,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1.3亿吨,增长3.3%。而2004年,中国共进口原油1.227亿吨,较上年增幅为34.8%。

  按照两年的进口量推算,中国去年进口原油的增幅应该在6%左右,

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能源专家潘继平也预测,2005年中国原油进口增长会在5%至10%之间。

  对于海关公布的3.3%原油进口增长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能源专家分析,这个比率的差别极有可能是减去了出口量之后的净进口,而非简单的“中国原油进口”。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表示,2005年进口减少的主要是燃料油,2004年正是由缺电引发的燃料油需求大增带来中国原油消费的巨大增长。他认为,30%的原油增长是难以为继的,而相对于30%,3%则是更加合理。

  进口增幅减少的因素

  国家信息中心能源专家牛犁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国内原油产量增加是去年原油进口增幅不大的原因之一。去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8亿吨,比上年增长600万吨,这个增长数字很可观。同时,去年持续高涨的

国际油价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原油的需求。

  剑桥能源研究会中国分析师则关注到中国石油管理体制对石油需求的抑制。他们认为,中国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价格在过去一两年持续上涨,因而抑制了国内的需求。另一方面,这个价格与国际价格相比还相对偏低,使得不少炼油厂尤其是规模较小的陷入亏损状态,这也抑制了炼油厂生产成品油的动力,从而进一步抑制了中国的石油需求。

  潘继平还提出,去年的原油需求相对理性体现了国家在宏观政策上的变化,表明

中国经济正在从过去扩张型的非理性增长模式向节约型、高效型转变。就能源领域来说,去年一系列具有引导作用的政策出台,比如在上游推进资源有偿使用等措施,使得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逐步减少。去年中国GDP中,能耗较低的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增速加快就是一个明证。

  潘继平同时强调,中国现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替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背能源“黑锅”。中国承接了国际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但在这些产业中有不少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工业。他建议,中国今后在引进外资时,不应再毫无保留、毫无选择地承接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这样也有利于减少对国外石油的依存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