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中日经贸关系总体趋冷降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09:46 中国青年报

  金柏松

  2006年伊始,一些学者集中谈论中日“政冷经热”关系的“经济热度”问题。各方围绕中日经贸关系是冷是热各抒高见。笔者认为,对此问题,首先应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拥有自主决策权,政府只能在有限的范围、有限的程度上影响经济、贸易关系。即便是对企业干预能力强的日本政府也不能违法介入企

  业业务领域,况且还有世贸组织规则的约束;其次还应区分中日经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其结论才能不言自明。

  两国贸易及日本对华投资现状

  2005年,中日贸易同比增长约12%,这已是连续11年中日贸易增长低于中国对外贸易平均增长水平。预计,2005年中日贸易进出口额将达到1880亿美元,低于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的贸易规模,所占比重也由1994年的高点24%降至13%,比高点时水平低11个百分点,说明两国贸易密切程度大幅下降。从中国角度分析,日本作为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位次在下降,重要程度在减低,贸易热度在降温。但降温与中日政治关系冷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从日本角度分析,两国贸易持续较快增长,日本对中国加上香港的贸易额已超过对美国的规模。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表明目前两国贸易还在升温。造成两国贸易“温差”的原因,一是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经济贸易增长水平低于中国,也低于美国和欧盟;二是日本市场规模不如美国、欧盟大,增长空间相对较小;三是中国对日本出口占中国总出口比重下降更多,2005年约占10%,而从日本的进口约占中国总进口量的15%。在各国普遍重视出口的情况下,日本市场对中国的重要性下降更加明显,而中国市场对日本的重要性却在迅速提高。换句话说,目前中日两国政治关系冷对贸易方面的影响并不明显,还不能轻易下结论。

  2005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合同金额和实际金额均呈增长态势,投资热度高于美国、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而且这是在2005年4月发生的情况下实现的,应该说目前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增长的根基还是非常稳固的。但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日本企业来华投资必然会受到两国政治关系的影响。首先,2005年7月1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公布的《2005年度通商白皮书》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风险,如结构性问题、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问题、城市失业人口进一步增加的问题及电力、水资源严重短缺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本经济产业省认为,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等国家不仅是一个新兴的市场,而且还拥有丰富的资源,是日本企业分散投资风险的重要候选地。事实上,日本经济产业省出版的《2005年度制造业白皮书》也有类似表述。

  中日两国政府资金合作大不如前

  近两年,中日两国政府资金合作已大不如前。日本政府提供的政府贷款项目审查更加严格,项目的经济性也越来越淡薄,金额大幅缩减。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越南、印度提供经济援助的资金已超过中国,且在大量增加。2004年11月28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老挝首都万象谈到对中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时表示:“中国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可以说已经到了‘毕业期’。”这使2005年中日政府资金合作温度骤降。小泉的这项表态不管出于何种考虑,在国际场合,在事前未同中国政府进行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突然讲出这种话,客观上给人的印象是小泉在向中国打经济援助牌,意图牵制中国不要再提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事。目前,日本政府已基本决定于2008年停止提供政府贷款、无偿援助、技术合作等三大主干内容。所以,在政府资金合作领域的关系已经冷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中日两国能源合作表现在口头上

  近两年,中国家庭开始普及汽车,包括日本企业对华汽车领域投资大幅增加。汽车进入家庭,能源问题开始凸现。人们普遍感到,中国对能源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巨大,节能和环保问题已成为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的重大问题。而日本拥有节能、环保的先进技术,在发达国家中技术也十分先进。如将其推广应用到我国,对我国经济发展、日本在华企业的发展、乃至世界能源供需平衡均能作出巨大贡献。但迄今为止,两国能源领域的合作多表现在口头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有实际效果的项目还十分“稀少”。日本节能技术对中国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可以说,两国能源领域可以合作的方面没有合作,能升温的地方没有升温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政府态度消极。

  关于东海春晓油气田的纠纷,2005年10月1日《东洋经济》周刊的一篇文章认为,“中国目前拥有的技术不可能吸收到中间线日本一侧的资源”,以及“在国际法上,中国主张按东海大陆架延伸的地理形状划分中日之间经济专属区分界线更加有利,如果中国提出申请国际裁决,中国获胜的可能性完全存在”;提出“根据日本国内法,日本(政府)要求中国停止东海油气田开发是缺乏常识”等等。

  但此前日本政府、媒体和民众普遍认为,“中国在越界开采,中国吸收日本一侧资源,应该要求中国停止开采”等等。此举无疑增加了日本国民讨厌中国的感情。凤凰卫视评论员阮次山先生也披露:中国政府曾于较早时期征求过日本方面参与联合开发东海有争议地区资源一事,却被日本回绝;中国企业调查的东海地区中方一侧的地质勘探资料属于中国有关企业的资产,日本要求该企业将拥有的资料提供给它是无理要求。从以上情况分析不难判断,中国在东海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中国一测5公里处开发资源引起的争议完全是日本政府有意制造的事端。

  此外,日本政府使用开发援助资金用于俄方铺设输油管道,以此为本钱与中国竞争。事实上,日本如果真正需要石油的话,完全可以避免同中国正面竞争,例如采取像中国和印度那样协调采购能源。其次,据了解,日本由于节能效果好,长期以来经济有增长而石油需求量几乎没有增加,反而略有下降,其购买石油均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安全度也很高,所以日本解释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动机就是欲分散风险。但经过认真分析可以发现,这样的解释非常勉强。因为日本至今还未同俄罗斯签订和平友好条约,与其还有北方四岛领土争端,且日美安保条约防卫对象也包括俄罗斯。所以,对日本来讲,俄罗斯石油来源本身就不安全。

  两国对待东亚经贸合作有分歧

  日本经济实力强大,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发展同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关系,在东亚地区发挥领头雁作用。上世纪90代前半期,中国时任总理李鹏出访马来西亚,与马哈蒂尔总理共同倡导建立东亚地区经济论坛,并希望日本作为东亚地区惟一的经济发达国家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美国反对下,日本退缩了。中国政府事实上基本赞同日本政府私下一直酝酿由中日韩和东盟国家组成东亚自由贸易区的设想。2000年11月,朱总理访问日本期间就曾明确提出希望日本在东亚区域经贸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结果日本政府选择了沉默。在日本政府一再退缩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只好先行提出中国同东盟十国开展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并希望也同日本、韩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合作关系。结果,日本一方面立即启动同东盟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谈判,另一方面回绝了关于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合作的提议。

  关于东亚经济合作,我个人认为,中国也没有意愿在东亚区域经贸合作中发挥主导或领导作用。中国非常认同东亚地区经济贸易关系已经非常密切,客观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板块”,大家一起合作“梳理一下”就可以成为一个自由贸易区。这样,今后再发生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前国际金融大鳄疯狂炒作事态的话,大家可以和衷共济,打一场“防卫阻击战”,自信以东亚各国雄厚的

外汇储备实力完全有取胜把握。

  其实,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不取决于中国单方面、善良的愿望。日本政府首先将政治矛盾引导扩大到经济领域,并且已经再三出招“冷却”经贸关系。中日两国企业、经济界以及大多数政府

公务员事实上都不愿意看到两国政治关系、经贸关系恶化。目前,日本执政的自民党内主流多数主张对中国强硬,而且似乎越强硬越是英雄。此外,日本是一个含蓄的民族,不善于谈吐,只善于行动。言谈暴露出来的信息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我们在看到这些暴露出来的部分信息之后还应注意观察其下面还有一座山。

  总之,笔者认为目前中日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有冷有热”,未来可能“升温的少,降温的多”,总体发展趋势是降温、趋冷。对此,希望有关方面要有充分的准备。

  (作者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5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