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无意再做后花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 14:48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勾新雨 廊坊报道 翠绿的竹子,古铜色的太师椅,摔在地上也不会碎的精美瓷制餐具,站在这家1月8日才开业的位于廊坊市新华路上的三层酒楼的豪华包间里,年轻的老板彭卫东雄心勃勃地宣称要让这家名为麻辣风的川菜酒楼充入文化气息并成为廊坊的一张名片。
他说:“北京的很多著名川菜馆都是文化人办的,我们廊坊的也不差。” 现在,越来越多的北京居民开始选择到廊坊来举办婚礼宴席、拍婚纱照甚至是买房安家,而在此前,婚礼宴席的首选地通常是天津。 尽管如此,廊坊却对此感到了不满甚至不安。自从1982年撤镇建市以来,廊坊已经为京津当了20多年配角,20多年来的发展虽然占尽了毗邻京津的地利,但经济总量却始终在全省11个地市的中游徘徊。 现在,廊坊正试图大胆地丢掉这张京津后花园的名片,转而选择自己挺直腰杆发展现代制造业,变被动为主动,直接与京津争夺部分资源和发展空间,并由此立志成为第二个东莞或昆山。 连廊坊自己也清楚,这样的底气大半来自于运气。 两三年前,天上忽然掉下了一个环渤海经济圈的概念,而且这概念又被人们赋予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的惊人预期,而廊坊又处在了这个第三极板块的核心位置,已经确定环渤海五省二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常设机构所在地。 廊坊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安育中说:“第三经济板块的五省二市在重新洗牌,我们抓了一张大王牌。” 定位与摇摆 “一座睡城能有什么大发展”,1月11日廊坊市发改委重点办主任张建军告诉记者说,原来的廊坊定位是园林式城市,科技教育之城,会展旅游之城,现在也没有完全放弃,只是现在的重点变成了工业项目。 2005年4月,河北国资委主任王增力调任廊坊市委书记,廊坊提出了“重点抓工业,集中精力上项目”的口号,“建设工业强市”成为了新的发展目标。此前,京津后花园作为一个时髦的字眼,曾一度被廊坊与秦皇岛和承德等地所热烈追捧。 安育中说,这是个质的飞跃,因为很多人都认为廊坊夹在北京和天津两座大都市之间,只能服务京津,只能发展第三产业。现在看来,工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的前提。 张建军说,地产是不会成为一个城市发展的主流的,这是一次性的,至于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等目标,恐怕要等到三五十年以后,等我们有钱了以后再做才比较合适。现在廊坊大的定位方向就是京津之间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基地。 其实,自廊坊建市20多年以来,定位问题一直是廊坊的心病。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历任廊坊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和市委党校副校长的安育中熟悉廊坊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回忆这段历史,安育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困惑”。 据他介绍,80年代初期,廊坊还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先见之明就是看到了廊坊是和京津连在一条线上的,于是提出了“靠城吃城”的口号,发展城郊型经济。 到了90年代,廊坊开始困惑,难道只是为京津服务吗,难道只是农产品进京吗,于是廊坊提出了面向京津唐经济区设想。这一阶段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并形成了几大产业基地。 进入新世纪,大廊坊战略缺乏活力了,一些产业在京津唐地区已经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廊坊再次困惑,此时就有了后花园和工业项目两个发展取向的争论。 安育中说,珠三角崛起时深圳和东莞是两个被带动的增长极,长三角崛起时浦东和昆山迅速增长,环渤海经济圈崛起时,廊坊应该成为与昆山和东莞一样的高速发展的一极。 承接与抢夺 与全国各地的开发区一样,廊坊开发区也是一座由宽阔的道路和灰色的水泥建筑所组成的世界,但其管委会大楼的布置则像一座商务酒店,一层有咖啡厅、银行和服务员,门口的保安对每个来访的人都报以微笑并热情引路。 而在一些其他城市的开发区,这里就是政府的派出机构,就是一座衙门。 廊坊市发改委重点办主任张建军认为这就是廊坊在招商引资上相比于北京的优势,尽管北京还有大兴、通县等远郊区县可供开发。 他说,廊坊的行政效率高,北京是直辖市,级别比廊坊高多了,规划管制严格,项目审批环节多。 另外,在交通上,从北京市区出发,到大兴要半小时,到廊坊要一小时,半小时的差距对投资而言已经不是障碍。而廊坊在人力与土地成本上比北京都要低得多。 张建军说,连北京的京东方都搬到廊坊的固安县来生产了。大兴一亩土地至少30万,固安8万就能拿下,要是占地500亩就是上亿元的差距。 现在,廊坊已经引进了四大IT项目,分别是深圳华为20亿投资开发区、深圳中兴30亿投资燕郊,京东方15亿投资燕郊和深圳豪威电子5亿投资固安。 据悉,这些项目的落户在北京的郊区和天津之间都产生了激烈的争夺,其中中兴项目与北京争夺最激烈,最后是企业高层来廊坊秘密考察,打出租车到处转,了解到了真实的廊坊后才决定投资的。 张建军说,这是有史以来廊坊最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仅华为一家计划总投资就高达百亿。2005年12月初的省工业会议上,河北省高层说只有廊坊的项目是“无中生有”。 这四大项目在地理上恰好形成了一个东南方向上的对北京的包围圈。 “企业都没有明说,但在廊坊设厂都是依托于北京的。”张建军说。 与天津相比,廊坊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因为廊坊就像一个没有在编的北京的郊县,凡是看重北京资源的企业,如果外迁的话惟一的选择就是廊坊,这也正是廊坊近年来敢于频频拒绝污染项目的筹码所在。 廊坊开发区招商局局长张平说,有个韩国汽车配件企业考察完廊坊和天津后,便执意决定去天津投资,因为除了给北京现代做配套以外,还有一部分产品要经过天津港返销到韩国。了解到这个信息后,张平当即前往韩国拜访企业高层,开诚布公地讲了廊坊的优势,并欢迎对方再来廊坊看看。结果,在接下来的考察中,对方开始说话了,开始谈土地价格了。后来,这笔并不大的投资硬被廊坊从天津的手里夺了过来。 张平说,廊坊的区位优势也是双刃剑,在人才上就被这两极所吸引。现在,廊坊开发区每年都到北京等高校密集地去招聘,本科学历的来应聘报销火车票,免费吃住两天,三星级标准,博士生报销往返机票。现在每年平均有3000人左右的人才进项。 据《廊坊日报》披露,2005年廊坊完成实际投资215亿元,同比增长40%;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84亿元,同比增长67%。 京津画饼,廊坊充饥? 安育中对于廊坊将依托天津滨海新区开发而成为下一个昆山的预言经当地电视台传播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当地一位企业界人士说:“这样的定位激动人心。” 而正在天津滨海新区考察的台湾投资网探访部主任林达却对此并不乐观,他说,十一五规划中虽然提到了天津的滨海新区,但现在要看今年两会上能否有具体的政策落实,“如果没有,这样的热情也是白搭”。 林达每年都来大陆考察几次,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开发区,为渴望投资大陆的台商收集讯息。他认为,天津开发区落实政策并像当年的深圳和浦东那样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加入WTO以后,各地都要平等的待遇,天津顶多成为一项国家战略,鼓励企业优先在那里投资。 他说,青岛、大连和天津开发区我都去过,各项评比都在全国前面,但为什么大量台商和外商还是跑到深圳和上海去呢?因为当地有了庞大的产业集群,大家都去了,你去了也一定有钱赚。台商在河北最早去的就是廊坊,1997年到1998年开始大规模的去的,但在廊坊投资要偏重于内销,而且当地缺水,但最关键的是当地要形成庞大的产业集群,这样企业才愿意去。 四大IT项目如果都能顺利进行,廊坊当会初具高科技制造业集群的雏形。现在,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一体对于廊坊而言是画饼充饥还是已经看得见摸得着了,目前还难以判断。 但酒楼老板彭卫东却明显感觉到了这个好处,在他的川菜酒楼开业的那天一下子来了很多同行,他们选择在这里举办了一个京津冀川菜名店厨师长研讨会。 他兴奋地说:“全来了,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所有知名川菜饭店的行政厨师长全都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