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有备可能无患 无备定有大患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4日 15:44 经济观察报

  本报见习记者 张沉 北京报道

  2006年1月8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由国务院正式全文发布。这是一份标志着中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的重要文件。

  作为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曾主持过“5·7空难”、“11·24海难”
等多起特别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并主持起草《安全生产法》及多项安全规章的国务院参事,闪淳昌因其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丰富的资历与经验,被业内称为“与灾难打交道的人”。自2003年12月,闪淳昌在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参与并支持了此份预案与105件专项和部门预案编制工作的全过程。

  方案历时两年正式发布之后的1月11日,闪淳昌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介绍了预案出台的深刻背景。以下为访谈内容:

  《经济观察报》: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请问此时出台预案基于怎样的背景?

  闪淳昌:建立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提高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是当前十分紧迫的问题。尤其是2003年抗击非典的斗争,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可以说,非典是促进“一案三制”(预案、机制、体制、法制)工作的一个基本动因。

  其实,我们以前也遭遇过很多灾难,造成的损失和损害也非常大,比如1998年的大洪水。但是,非典与大洪水的不同在于,它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这种高传染性的疾病,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所以说,非典充分暴露出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机制还不健全。因此,中央领导同志从2003年10月开始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都做了明确规定,归根到底就是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工作准备,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和全社会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总体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当前的这种公共安全的形势需要而制定的。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分布广、损失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多种传染病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比如,全球新发的30余种传染病有半数都在我国发现,有些还造成了严重后果,近两年发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就是一个例子;此外,其他一些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也依然存在。

  其实,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往往就是一个矛盾凸现期: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利益重新调整、社会结构的变动,再加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影响,不安全、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所以我们必须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公共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经济观察报》:那么,总体预案对这几方面的问题能起到怎样的作用?

  闪淳昌:首先,预案编制和贯彻落实的过程,就是不断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的过程,它将促进“三制”的建设。有备可能无患,但无备一定有大患。“预案”,就是一旦突发事件来了我们该怎么处置。“备豫不虞、为国常道”,预案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预案是万万不能的。如果一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以后,按照一级等一级指示来决定怎么办,和各级人员按照应急预案自动启动应急措施,效率要差300多倍(这是国际应急管理专家测算出来的)。所以第一时间的行动是否正确,往往决定损失的大小,处置成本的高低,而且往往决定灾害中的被困人员能否生存,这就是预案的作用。

  这份总体应急预案,是我国应急预案的总纲,标志着我国应急建设到了一个新阶段。

  《经济观察报》:那各地各部门根据这个总纲制定各自的预案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闪淳昌:各地各部门依据总体预案已经制定了大量预案。不同类型的专项预案、部门预案、地方预案和企事业单位的预案是总体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在操作性、协同配合等方面多下功夫,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操作手册、现场行动方案和相关保障方案。

  协作配合部门或单位制定的配套预案,可作为主管部门预案的附件,建立跨部门的信息与技术资源共享机制。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响应、属地为主的原则,结合突发公共事件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各类资源,影响范围等因素,及时、有效、科学地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

  同时,要重视大城市应急预案制定和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因为城市灾害具有多样性、复杂性、连锁性、受害人员的集中性、严重性和放大性等特点。条件成熟的大城市,可创造条件实施统一接警、分级分类处警,大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先期处置能力,并发挥大城市对周边农村乡镇的辐射作用。要关注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订工作。农村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特别是在公共卫生和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很差。总之,要统筹规划,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反映灵敏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促进城乡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可以说应急预案是规范政府和有关部门管理、指挥、协调相关应急资源和应急行动的一整套计划和程序,明确了突发公共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中,谁来做、怎么做、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应急预案要及时修订,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每一次突发公共事件过后,都要进行预案的重新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

  《经济观察报》:那么,总体预案是否就能保证我们日后能更多地免于祸患?

  闪淳昌:许多灾害,特别是自然灾害,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了预案不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预案要有针对性并要经常演练,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2005年秋冬,我国一些地区爆发了禽流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当时我们及时公布实施了《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建立起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效”的应急机制,严格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努力控制疫情扩散范围,把防止禽流感向人的传播作为了防控的重点,相关部门的应急机制也纷纷启动,所以防控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总之,要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多年来我国成功地应对了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我们相信我国政府应对各类危机的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我们的经济社会一定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