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全国各地高新区动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20:29 中关村

  中关村优秀企业家为创新支招

  11月8日召开的中关村优秀企业2005创新经验交流峰会上,7位企业领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道出的企业创新创业秘诀:创新是小企业的立身之本、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无论进入那个领域,都要争得话语权。千余名来自中关村的企业代表和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代表以及部分高校的学生,与刚刚获得第三届优秀企业家称号的
中关村企业精英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自主创新是中关村的灵魂和精髓。作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创新创业集聚区之一,多年来,中关村已经形成了科学民主、与时俱进、鼓励创业、容忍失败、依靠科技创造财富的中关村创新文化。一代又一代中关村科技企业家,把科技报国的理想、振兴中华的民族精神和追求利润的企业目标有机结合,努力探索出了依靠科技创造财富的中关村创新之路。

  大连高新区巨资打造动漫游技术共享平台

  大连高新区日前已启动2000万元巨资,打造国内第一个动漫游技术共享平台。据介绍,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共享技术中心到今年年底全部建成后,将拥有三维扫描建模系统、动作捕捉系统、游戏测试平台、特技拍摄场地、集群渲染系统、录音及摄影系统等大型设备和基础设施,可以为企业提供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动漫游制作、测试、特技效果、录音摄影等技术支持。 自去年年底建立大连动漫走廊以来,至今入驻的动漫游企业已超过20家,但普遍是中小企业。像三维扫描建模系统、动作捕捉系统这样的设备,一台就要数百万元,而且使用频率又不高,所以一般企业难以承受。为此,对于建设中的共享技术平台,各动漫游企业充满了焦急的期待。一位企业负责人介绍:比如计算机集群渲染系统,没有它,我们要做出同样的效果,得上百人,花几个月的时间;有了它,时间上会大大节省,效果还更好。真希望这个技术平台早日建成!

  苏州高新区成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

  苏州高新区日前被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等6部委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这将为该区加快推进绿色高新区建设,加快实现工业链向生态链转变,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打造全国最大的环保产业群提供新的契机。作为全国第一家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家级示范区,目前已有22家企业被确定为今年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00多家企业开始启动循环经济工作,涉及行业从2004年的电子信息扩展到了冶金、

化工、建材、机械、纺织、高岭土等行业。

  昆明高新区 :科技型中小企业挑大梁

  异军突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以自身突出的优势,给昆明高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动力,正成为高新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相比投资上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大项目来说,科技型中小企业也有自身的优势,这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竞争优势明显。今年1月至今,昆明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软件园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亿多元,技工贸总收入近6亿元,税收总收入超过4000万元,有19家企业通过"软件企业认定"。大学科技园和

留学人员创业园企业今年已实现工业总产值1.9亿多元,上缴税金3300多万元,出口创汇同比增长508%;从2001年至今,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亿元,工业总产值11亿元,上缴税金1.8亿元,出口创汇195万美元。科技型中小企业正成为高新区内创新活动活跃、创新成效显著的一支重要力量。

  深圳投资16亿元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园区

  作为深圳市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相关产品开发和生产的专业园区,总投资16亿元的留仙洞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园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全面铺开。留仙洞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园项目是深圳市重要的高新技术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的组成部分。该项目包括3个单项工程,即场平工程、片区路网市政工程及土石方运输专用通道工程,通过移山造地、兴建园区配套设施,引进一批高科技企业入驻。其中,场平工程预计在2008年全面完成。

  太原高新区电子装备与信息产业园开园

  太原高新区日前举行电子装备与信息产业园开园暨数码港首批企业入驻仪式。与此同时,园区自主创新成果展和IT产品展销周也就此拉开帷幕,300多项自主创新成果、300多种IT产品在新落成的数码港同台竞技。 据介绍,数码港的一大技术亮点就是投资6000万元打造的千兆接入计算机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它包括综合服务与管理信息平台、软件开发实验平台、软件测试平台、嵌入式系统开发实验室,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强大的计算机网络服务、低成本软件技术研发和全面的产品测试支持。

  蒙牛乳业宝鸡工业园日前在宝鸡高新区开工

  蒙牛乳业(宝鸡)工业园日前在宝鸡高新区正式动工建设。蒙牛乳业(宝鸡)工业园占地180亩。该项目将建成25条液态奶生产线,年产量24万吨,预计2006年5月底投产,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近10亿元,解决1000余人就业。

  国内首家风电叶片自主研发机构落户保定高新区

  国内首家风电叶片自主研发机构--华翼风电叶片研发中心日前在北京宣告成立。这家设在保定高新区的高科技研发中心,是由中国风能协会倡议,中科院热物理所及保定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共同发起,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国内致力于风电叶片生产制造的企业为骨干,联合国内风电科研机构及用户共同成立。由中国科学院徐建中、何祚庥、蔡睿贤等7位院士组成的专家顾问委员会和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技术委员会,使该研发中心拥有了国内风电领域顶尖级的研发技术支持。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2020年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的目标调整到了3000万千瓦。

  西安高新区实施龙头企业扶持计划

  西安高新区日前宣布提前实施"515"龙头企业扶持计划。高新区首批将拿出2000多万元对100名企业予以扶持和奖励,用于企业的技术进步、扩大生产和市场开拓。其中首批28家高新区企业的经营者依照政策获得124万元的奖励。据悉,"515"龙头企业扶持计划是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今年初推出的一项旨在全力扶持区内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通过把对企业的发展扶持和奖励激励相结合,通过环境建设、资源配置、重点保护和及时激励等方式促进被扶持企业快速发展,从2005年到2010年,着力培养出5个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10个过50亿元、50个过1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

  杭州高新区四成研究生人才聚集非公企业

  "高新区已成各类人才就业的热点,非公企业更是人才聚集的黄金洼地。"杭州高新区有关人士近日透露,该区非公有制经济人才总数已达7.03万人,占非公经济从业人员总数的61.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从业人员总数占杭州市的40%,每百位从业人员中有研究生4.4人,是杭州市平均水平的7.6倍。据杭州高新区统计局最新调查显示,该区拥有大量的信息软件、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集聚了大量的科技人才,第三产业非公人才达39536名,已占据了全区非公经济人才的半壁江山。

  宝鸡高新区3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近日,在陕西省科技厅公布的2005年度首批21个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支持项目中,宝鸡高新区有3个项目名列其中。据介绍,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有宝鸡中色特种金属有限责任公司大规格无缝钛筒复合型阴极辊项目、陕西恒鑫精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的SXFA289型精梳机项目和陕西富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微生物抗菌除臭剂--万洁芬项目。以上项目投资约1.1亿元,规模化生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税金3210万元,利润4900万元。

  包头稀土高新区 "十一五"重点打造六大产业集群

  近期,包头稀土高新区初步完成了"十一五"稀土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将重点打造六大稀土产业集群。包头稀土高新区提出的"十一五"稀土产业发展目标是: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形成良好的、对包头稀土高新区经济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稀土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体系,使包头稀土高新区成为我国稀土科工贸及人才信息中心,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稀土原材料、新材料和稀土应用产品的生产基地以及稀土科研开发与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中国稀土谷"。规划还围绕稀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提出对稀土产业应给予足够的政策倾斜,并在土地、资金、科技、人才和加强统一管理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具体建议和措施。

  襄樊高新区"三级包保"提升服务项目质量

  进入四季度以来,襄樊高新区的项目引进及开工建设步入"旺季"。据该区有关领导分析说,"三级包保"的实施大大提升了对项目的服务质量,为项目的顺利引进及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三级包保"的实施使项目从引进到发展的过程更加科学、规范,也使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更加细化,既分工明确又环环相扣,提高了工作效率。今年以来,世祥电气、天工机电、骆驼蓄电池等一批新项目均实现了落户襄樊高新区后3个月内开工建设的"高效率、快节奏"。据统计,今年1至10月,该区共新引进项目22个,另有55个项目已确定了投资意向。

  武汉光谷:技术先进的汽车配套企业群正在兴起

  一批技术先进的汽车配套企业正在武汉光谷兴起壮大。日前,中日合资的武汉金丰汽配有限公司新工厂在光谷奠基,预计2007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税3000万元以上。此外,光谷拥有世界一流的汽车底盘生产供应商--由

世界500强企业德国蒂森克虏伯集团投资的武汉蒂森克虏伯中人汽车底盘有限公司去年底开始建设,将将为向神龙等汽车厂家供货。住友、平田、本乡等日本汽车电子及汽车零配件公司也入驻光谷。而在去年光博会期间,国家火炬计划武汉汽车电子产业基地落户光谷。专家认为,汽车零配件企业群的兴起,将有力地促进基地的建设。

  张江高科技园区达能乳制品研发中心落户

  由世界领先的乳制品公司--法国达能集团投资的达能乳品研发中心日前正式落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该研发中心是达能乳品在亚洲的第一个研发中心,占地1600平方米,有国际一流水准的生产测试单元, 还配备了进行先进及细腻的感官分析与消费者行为观测仪器的研究实验室,主要针对亚洲地区的消费者研发各种新产品。该中心初始阶段会有10人左右的国际营养研究团队,到2006年,将陆续加入专门致力于包装的研发人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