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商务部学者称中国外贸增长要正视制约因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8: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3日电 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商务部研究院院长柴海涛指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对外贸易仍将保持高增长态势,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

  柴海涛指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进出口仍然维持高于国民经济和世界贸易增长速度的发展趋势,这是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一是中国宏观经济正处于新一轮增长期,其内在生产力和消费能力巨大,以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为标志的国内经济建设将长期持续,
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张对国际市场与货物贸易带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所谓“中国景气”现象,将首先从周边国家开始,逐渐向欧美国家辐射。二是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在内的世界产业,“外包化”已成潮流,由此带来全球产业分工的新一轮配置,制造业、IT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方兴未艾。作为一种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前所未有地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国际大循环中重要的一环。

  不过,中国外贸发展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首先,单纯依靠数量规模和价格优势的出口增长方式弊端日见,特别是传统出口产品利用土地、资金和环保成本低的现状,靠压缩劳工薪金的降低成本的扩张规模应该尽快得到调整。当前吸收外资政策,应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和支持,鼓励跨国公司把高技术、高增值的加工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转移到中国,帮助国内企业提高

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培育自有品牌。

  其次,贸易摩擦高发还会与中国出口规模的增长相互伴随,轻视或者过于敏感都无助于问题的正常解决。应对贸易摩擦的正确思路,是适应WTO规则,学会为我所用,为我所利。应加强国内立法,将WTO规则框架的“实施细则”内法化,最大限度地保障国家经济利益。

  柴海涛指出,现阶段的

中国经济属于成长经济,未来贸易政策的任何调整,应优先考虑中国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需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在具体政策考虑上,一要充分关注利用外资政策对进口产生的互动与影响,二要充分估计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参与度和融合度,仔细权衡各种利弊。(郑曼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