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最昂贵的门票:长三角扩容是否遭遇嫌贫爱富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2:4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本报记者 刘洋 发自上海

  除现有16城市外,苏徽浙诸多城市热切期盼加入长三角。外围城市为何对“入长”如此热衷?“十一五”期间,泛长三角建设能否成为共识?长三角到底该多大,是沪苏浙三省市,还是“16+X”?

  尤传礼(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长三角目前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不扩容、不关门、待机再议”。长三角始终敞开了扩容的大门,等待的只是一个时机,一旦时机成熟,长三角随时准备接纳新成员

  张兆安(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区域扩容与否,应该由市场内在力量决定。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扩容就成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陈晓云(上海市政府协作办经贸处副处长):目前递交了申请的城市包括安徽的合肥、马鞍山、滁州和芜湖,浙江的金华和衢州,江苏的盐城、淮安、徐州和连云港。这10个城市从地域上看,与长三角城市都有一定的接近性

  郁鸿胜(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很多城市认为,只有“入长”成功,才能获得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效应。其实,国家的规划,是要划定一个区域,先把这个规划做好。而实际的辐射区域可能涉及到包括苏北、浙南、安徽的一些区域,这就比现在申请加入的10个城市的范围更大

  2005年10月22日,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6次会议在江苏南通召开,10个望眼欲穿的城市把“入长”希望寄托在这次的会议公关上。此前,台州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正式成为长三角一员。

  “如果你们愿意,请让我们靠近,让你们明明白白我们的心!”江苏省淮安市常务副市长王向明在表达10个城市的心情时,甚至用上了情歌

歌词

  “长三角今年不考虑扩容,待机再议”这句来自长三角经济协调会的回应犹如一盆冷水迎头浇下。2005年,长三角扩容再度落空。

  长三角是否要走珠三角的泛化之路?进入长三角的经济实力要求是正常门槛还是某种程度的“嫌贫爱富”?过去的几年时间,围绕着长三角扩容的争论始终不断。

  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十一五”规划把长三角城市设定为16个城市后,“入长”又增加了新的障碍,所谓的“规划门”成为了政策上长三角扩容最难突破的因素。

  “泛”还是“不泛”

  伴随着“泛珠三角”的出现,针对长三角的发展方向,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其中一种认为,珠三角泛化后,触角已经伸及长江流域,长三角应该加快扩容步伐,迅速把长江流域重要城市收归旗下。这种论断的潜台词是,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存在一种竞争关系,谁的版图更大,谁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另一种观点是,长三角应该维持目前的规模,今时今日和未来都不应该考虑泛化的问题。

  接受采访的有关专家认为,这两种观点都存在严重问题。前一种,无限放大了区域间的竞争,而疏忽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寻求合作和共同繁荣。珠三角和长三角作为

中国经济的两个重要经济区域,只有共同发展才最终利于国家经济建设。

  第二种观点同样难以让人信服。区域优势并不是一块蛋糕,分吃的人越多,每个人吃到的越少。实际上,区域经济更像一个有机体,这个有机体的优势是由每个部分的通力合作促成的,新的成员加入,如果融合得当,优势反而可能增加。

  究竟长三角未来是否会继续扩容,其实并不需要争论,答案早已经有了。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副主任尤传礼说:“长三角目前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不扩容、不关门、待机再议”。所谓“不扩容”是指在时间上,长三角近期没有扩容计划,而“不关门”则代表着,长三角始终敞开了扩容的大门,等待的只是一个时机,一旦时机成熟,长三角随时准备接纳新成员。

  那么,“待机再议”究竟等待的是什么样的时机?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兆安的说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区域扩容与否,应该由市场内在力量决定,所谓市场的力量,是指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区域经济的辐射力和区域经济的集聚功能。区域发展到一定程度,扩容就成为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

  “三重门”重重难跨越

  已经确定长三角未来有扩容的可能,那么,标准是什么呢?

  上海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指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本身是一个行政性的组织,如果无限度地扩容下去,将会导致原有的重大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也很难协调。区域越大,协调的成本也就越高。过于泛化长三角,将失去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原本存在的意义。

  既然不能无限泛化,这就存在一个门槛的问题。简单来说,第一道门槛应该是地域上的接近性。要进入长三角,就应该存在地域上与长三角的接近性。按照张兆安提法,长三角是有边界的,即使扩容,也应该在一定的地理范围之内。

  实际上,地域上的标准早已经成文。2004年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城市入会规程(建议稿)》中规定,以上海为中心,以300公里为半径划定一扇形区域。在此基础上,再向沿海南北和向西沿江3个方向延伸,延伸至距离上海半径400公里的范围内。

  这道门槛看起来十分硬性和数字化,但是,要跨越这个门槛,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南京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区域经济处蔡处长认为,在南京看来,长三角地域划分不能过分机械。不仅长三角城市有这个想法,根据相关人员透露,长三角的最终范围,国家有关部门目前的底线是沪苏浙三省市全部城市。

  根据上海市政府协作办经贸处副处长陈晓云介绍,目前递交了申请的城市包括安徽的合肥、马鞍山、滁州和芜湖,浙江的金华和衢州,江苏的盐城、淮安、徐州和连云港。这10个城市从地域上看,与长三角城市都有一定的接近性。

  “地域门”跨越后,长三角城市还存在一道实在的经济“指标门”,《入会规程》为希望“入长”的城市定出了经济指标上的最低要求。具体来说,入

长城市人口密度不能低于500人/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不低于20%、GDP相对上海比值不低于5%、人均GDP相对上海比值不低于20%、经济联系强度系数不低于10。正是这个具体的“经济指标门”让很多人颇有微词,生出了是正常经济门槛还是“嫌贫爱富”的争论。

  前者认为,经济指标是必须的,只有接近经济水平下的合作才更有利于协作发展。后者则认为,重视指标,忽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占同样重要地位的“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

  然而,即使已经跨过前两重门,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规划门”。国家发改委牵头的“十一五”规划把长三角城市设定为16个城市,陈晓云就明确指出,长三角近期不扩容,就是考虑到要让城市数目与规划相符。这也就是说,至少未来5年,长三角是不会扩容了。“规划门”看似简单,实则是目前最硬性的不扩容理由。

  除了规划问题存在外,长三角扩容还面临其他问题,比如扩容后面临的行政区域上的合作升级。

  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合肥,一旦加入长三角,长三角的城市合作将从两省一市升级为三省一市,如此一来,长三角的合作级别和方式都要发生变化,难度比较大。

  难中有破或另辟蹊径

  尽管困难重重,长三角的扩容还是在去年末有所突破。2005年11月15日,长三角扩容终于出现新动向。

  在杭州召开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作为列席代表的安徽省,详细陈述了安徽融入长三角区域的现实条件、未来可能等情况,得到初步认可。11月底,安徽省受邀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相关会议,成功入围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

  参加长三角城镇群规划,不等于就可以成功“入长”,但至少在行政区划上,长三角合作已经出现升级的端倪。对久盼“入长”的安徽省城市来说,这不吝是一个大好消息。

  即使现阶段还不能“入长”,仍然有其他发展途径可寻。首先,降低合作的级别,在行业间而不是政府间率先展开合作。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常设机构相关人士近日表示,为了在政府间的合作平台之外形成长江三角洲的“第二合作平台”,使已经十分活跃的企业间跨地域联动更为组织化,长三角地区正在组建区域性行业协会方面谋求突破。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相关人士陈晓云说,创建和发展长三角区域性行业协会已成为长三角企业的“共同呼声和现实需求”。既然有了这“第二合作平台”,先争取加入第二平台,取得行业合作的成果,同时也有利于未来打入第一平台。据了解,长三角区域规划的9个专项规划中,有些已经突破了长三角16城市的概念,而将周边一些城市也规划到了其中,这正是一些城市打入“第二合作平台”的突破口。

  除了加入“第二合作平台”,也可能争取加入与长三角城市有关的小规模区域经济体,从而间接与长三角发生联系。也就是所谓的“要进大圈,先入小圈”。

  以长三角的重要城市南京为例,南京都市圈具有一定的辐射能力,积极“入长”城市马鞍山目前就是这个小圈的核心城市之一。这无形中增加了马鞍山与长三角城市的南京的直接联系,也间接密切了马鞍山与长三角的联系。目前,南京经济协调会所有的19个城市成员中,安徽占了绝大多数席位,共有12个城市。实际上在“入长”过程中遇到阻力较大的安徽城市都可以借鉴这个模式。

  另外,值得探讨的是,是不是真如很多城市所认为的那样,只有“入长”成功,才能获得长三角经济区的辐射效应。郁鸿胜的说法引人深思,他说:“国家的规划,是要划定一个区域,先把这个规划做好。而实际的辐射区域可能涉及到包括苏北、浙南、安徽的一些区域,这就比现在申请加入的十个城市的范围更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