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唯GDP是图的政绩观从民本意识开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3日 01:45 第一财经日报 |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 本报记者 施平 发自郑州 “地方领导应该对当地百姓负责,而不是考虑GDP增长多少。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很难从根本上扭转当前的发展思路。”
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军扩,在参加河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举办的“2005新经济论坛”时,对《第一财经日报》这样表示。 针对有人提议,通过改变对地方领导的考核方式来解决地方不顾资源、环境压力而盲目追求GDP的问题,张军扩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的指标大家都知道,很难搞清我们地方的生产总值加起来是不是真的。首先地方的指标不是很真实,在这样的基础上搞一个考核有什么作用呢?” 数字显示,2004年各省区市上报的全年GDP汇总数据,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速相比,高出3.9个百分点,总量差距高达26582亿元,相当于我国西部地区11省1市的GDP总量。从此次经济普查结果来看,经国家统计局抽查,数据填报的综合差错率为4.9‰,于是将有12个省2004年GDP数字要下调。 “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明确了“避免大起大落”、“转变方式”等六项原则。张军扩认为,要理解这个精神还要搞清楚它与“发展是硬道理”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当然是对的,但是为了能发展必须能持续,必须让它可持续,不然硬道理怎么去坚持?我们发展的目的是改善生活水平,提高增加社会福利,所以不管是从保持它的持续性、还是保证它的最终目的的实现看都不矛盾。”张军扩说。 由此,张军扩提出,地方政府政绩观的扭转,实际上是一个民主和权力来源的问题,要明确地方领导应该向谁负责。“他如果想对一个他管辖的区域负责,就当然应该从居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考虑GDP增长多少。但这都是很深层次的问题,是今后的改革要面临的任务和挑战,比起前一段所推进的改革,重要性一点不逊色,难度也更大。但是不推进,我们的改革就很难真正走上一个健全、有效、法治的市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