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汇改初显效 进出口增速此长彼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03:27 第一财经日报

  以7月份为界限,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出现了相反的趋势

  人民币汇改的重要目标是改善我国的贸易结构,现在来看,进口增长率的回升与出口增长的回落,起到了调节的作用,汇率改革是调整收支平衡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北京

  昨天海关总署公布的去年12月贸易数据显示,12月进口增幅连续第二个月高于出口增幅。而根据全年贸易数据,自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以7月份为界限,中国进出口增长率出现了相反的增长趋势。

  2005年全年各月度的贸易增长数据显示,自去年8月份以来,进口增长率从上半年普遍20%以内的水平攀升到20%以上,而出口增长率则从上半年普遍30%左右的水平滑落到11月、12月的不到20%。

  此外,11月份20.9%的进口增长率首次超过出口18.4%的增长水平,逆转了此前出口增长连续高过进口增长的“喇叭口”,这一逆转在12月得到了持续,并且进一步高出4个百分点。

  “从数据的改变上来看,以7月份为界,进出口增长率出现了相反的增长趋势。7月人民币汇改对进出口的影响肯定是有作用的,比如对进口的积极意义在于降低了成本。但是,7月份汇改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不是这么快地反映到数据上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一研究室主任张立群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FX168外汇分析师李骏认为,

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7月份人民币汇改的确对贸易进出口产生了影响。去年上半年他给一家服装企业推荐一笔订单业务时,还被告知业务繁忙,“还1万元的订单,5万元的都来不及做”,但到了下半年,他的同事作调研的时候发现,纺织企业这种繁忙程度已经明显减弱。

  李骏认为:“实际上这个现象的背后,就是当时欧美厂商要趁在人民币升值以前,赶紧得到货物,7月份人民币汇改以后这种情形就缓和了很多。”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著名宏观经济专家宋国青则表示,7月份数据上的转折意义很有可能只是统计上的巧合,“2%的升值幅度在我看来对进出口贸易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宋国青还表示,由于增长率是同比数据,因此还要进一步考虑作为基数因素的2004年进出口形势。“2004年上半年经济还有一定程度的过热,下半年宏观调控的效果则显现出来,这样上半年的进口增长率会因为基数因素而有所降低。”

  不过从2005年各月度进口额数据来看,2005年7月份以后不仅进口增长率攀升到20%以上的水平,在进口的绝对额上也有大幅度上升,其中12月份644亿美元为年度最高值,9月份的626亿美元和11月份的616亿美元分居其后。

  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王志浩昨天对本报表示,

汇率的变动一般要经过一个时间段以后才能反映到进出口的数据变化上,但是,市场对汇率变动的预期因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快的体现。

  这一点即是李骏向本报描述的景象,欧美厂商为规避汇率风险提前进口,让中国厂商提前出口,并扩大了上半年的出口量。

  李骏还表示,人民币汇改的重要目标是改善我国的贸易结构,现在看来,进口增长率的回升与出口增长的回落,起到了调节的作用,

汇率改革是调整收支平衡的一部分。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