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温铁军:大规模养殖模式的污染之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01:54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章轲 发自北京

  被誉为“农民的代言人”的人民大学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不久前当选了“第二届中国环境大使”。“选我做环境大使,希望这是对中央强调‘三农’问题的一种回应。”温铁军称:“我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确实有话要说。”当前,现代的农民生活和生产方式正在给农村带来无法承受的污染之痛。

  《第一财经日报》:经常到农村走走,就会发现一些地方已经不再是山清水秀,农村环境质量状况非常差。你怎么评价目前中国农村的环境状况?

  温铁军:以往环保工作偏重于城市和一些特殊生态地区,而对于8亿农民生活的农村关注得太少,这是环保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我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越是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也越严重。比如有些煤矿资源丰富的地区,急功近利的

开发商剥离黄土高原表面的珍贵土层去采煤,最终导致土地严重沙化;在鄂尔多斯,因为追求高利润的羊绒产量,过度放牧,结果草场被严重破坏。这些都是教训。

  另外,工业转移污染已经成为农村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又一主因。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追求短期效益、政绩,使农村成为高污染行业转移的下家。项目引进了,可必须采取的相关环保措施却无人提及。比如一些高污染行业所排放的污水,不经处理就流向江河,淮河的现状就充分说明问题;很多大城市产生的垃圾无法处理,也把周围农村当成一个大垃圾场。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让路,这已成为不少地方不需言明的潜规则。

  《第一财经日报》:农村污染状况严重,与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有多大的关系?

  温铁军:在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状况下,农民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都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农村实现了生态循环,因此农村不用刻意去采取什么环保措施。

  现在,简单引进欧美大规模养殖等经济模式,这些模式在欧洲早已经被弃置,甚至引起民众的抗议,但在我国却正在被大规模推广,引发了农村环境的严重污染。比如现时的农业受利益驱使,也受城市人的需求影响,越来越多地使用化学肥料,造成农产品高残留有毒物质。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环保措施在农村的推行却阻力重重。河北省的翟城村实施了垃圾分类的试点,但这项工作目前不被理解,进行得非常困难。同样,在农村用环保建材建生态农宅、尽量少用机械、搞生态农业、生态庭院、生态厕所等,农民普遍不理解,嫌麻烦,还有一些研究农村经济的知识分子也不主张搞这些环保项目,生态农业推广工作举步维艰。

  《第一财经日报》:该如何为农村环境状况的改善做些事呢?

  温铁军:首先,要改进对农民的环保宣传方式,是让农民看到现实中的问题。比如村民集体患病,特别是个别地区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致畸等问题。让他们知道这都是因过量使用农药和环境污染造成的,而采用传统的生态链更有益于人类的健康。

  其次,城市人要提倡文明消费理念。城市人的生活模式,引导农民的生产观念。城市人应该改变生活习惯和观念,要提倡文明消费,食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这里的文明消费,就包括要善待农民,向生产安全农作物的农民订货,保证他们的销售。不能只图便宜,而引发农民更多地使用农药、生产大量的有毒作物。

  我曾经给奥组委提过一个建议:在奥运村搞生态厕所。粪尿分离,不用水冲,排泄物变成农家肥,这样做会给使用者提出稍高的要求,在操作上要费些工夫。但生态厕所有利于环保,真正体现人文奥运的环保精神。尽管这项建议尚无回音,但我相信,真正有利于环保的举措,一定会得到奥组会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