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励志”也疯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0日 16:25 北京晚报

  今天,在国展举办的2006北京图书订货会仍在火热进行中,对于参展的666家国内出版社而言,2006年图书市场的“热身赛”才刚刚开始,尤其是连续几年来一直占据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的经管励志类图书,更是成为了此次图书订货会中各家出版社争相推介和展览的热门,初步统计仅此次订货会中各出版社主打的“教成功发财的”经管励志类图书就达近万种,其种类之多、花样之繁稳居其他类图书之上。如果按目前流行此类书籍的流行定价25元左右,每种书初印3000册的保守方法来计算,一次订货会上的经管励志类图书的码洋就达到七亿
五千万,对于出版商来说,真可谓是经管励志书中自有黄金屋了。

  8成经管励志书“枪手”纂成

  现如今提到经管励志类图书,已经很少有人会将其与专业、艰涩、难懂联系在一起,因为从2001年中信出版社首次引进推出《谁动了我的奶酪》后,这类图书几乎是一路小跑地从“神坛”回落到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以往只有专业人士才会涉足的经管励志类图书开始被普通大众所追捧,无论是企业案例、职场分析还是励志心得,所有与大众经济生活相关的经管励志类图书都成了畅销书排行榜上的常客。然而与经管励志类图书火爆热销,并为出版社、书商和著书人带来巨大经济利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类图书市场内部的混乱与无序:80%经管励志图书出“枪手”工作室已经成为业界一个公开的秘密;去年西方经济管理类图书被查处上百种假冒国外畅销品牌的“伪书”事件更让读者对经管励志类图书多了一份雾里看花的迷惑……以至于很多大型出版社的资深人士纷纷大声疾呼:“经管励志类图书质量良莠不齐,经管励志类图书市场亟待治理。”

  经管励志书占领书店黄金地段

  记者在北京图书订货会现场看到,各种经管励志类图书成了各个出版社的主打项目,几乎占到整个订货会图书类型的一半以上。一些出版社更是将刚刚“出炉”的各类成功企业传记、职场策划和指导类图书摆在了展位的显眼位置,记者发现几乎近年在市场上能掀起波澜的本土或国外企业的成功史都成为了这类图书的选题。而随着美国现代管理学教父彼得·德鲁克两个月前的去世,德鲁克的一些经管著作也成了热门。

  各大出版社纷纷染指

  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经管励志类图书早已改变了由经济类出版社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少综合类、教育类,甚至是电子等专业类出版社也都纷纷“扛”起了经管励志图书的大旗。在最早涉足经管励志类图书市场的中信出版社展台记者看到,仅今年刚刚出版的经管励志类图书就有20多种,据展台负责人介绍:“去年一年我们经管励志类图书一共出了100多种,其中卖得最好的《联想风云》销量近30万册。”当记者询问去年该出版社最畅销的图书属于哪类时,这位负责人肯定地说:“当然是经管类图书,几乎占到去年所有图书销售的一半以上。”记者随后在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工业机械出版社等大型出版社的采访中也得到了几乎相同的答案。

  畅销榜期期上榜

  与图书订货会的火爆场面相比,记者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看到的情景似乎更能说明经管励志图书的热销。其中一层的社科类图书货架一半几乎都被经管励志类书籍占据着,架子前密密实实站着一排看书的人。书店图书销售的数据库中显示,从昨天早9点截至下午3点,经管励志类图书共卖出了276本,总金额9982元。书店一层经理李改英告诉记者:“每期的畅销书榜上几乎都有经管励志类图书上榜,最新评选出的一期里也有3本入围,销售成绩相当不错,其中一本《蓝海战略》上月卖了300本,而其他书每月也就在一二百本的销量。原来书架上经管励志类图书每种都要摆满5本,但现在出的种类实在太多,每种就只能展出两三本。”

  追求成功是最大诉求

  据王府井新华书店的销售记录显示,几年前经管励志类图书在社科类书籍中的销售仅占20%左右,但目前却早已激增至40%。为何经管励志类图书几年内“一路高歌”成为了畅销书?业内人士分析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需求的刺激,“经济的发展为每个人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人们越来越多地注重学习、追求成功,但大众需要的不是纯粹理论上的指导,而是实用的理论和在实际操作中有指导意义的案例,应运而生的各类型的经管励志类图书无疑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普通民众的这一需求。”对于经管励志类图书的热销,王府井书店经理李改英的看法则更加实际:“最近这几年随着各个单位培训的不断增多,单位直接来书店购买经管励志类书,尤其是职场培训方面书籍的例子比比皆是。而且另一个让经管励志类图书升温的重要原因是,这类图书越来越好看,趣味性很强。像以前热卖的《水煮三国》、《孙悟空是好员工》等经管励志类书籍绝大多数购买者都是非专业人士。

  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采访的过程中,记者还对购买经管励志类图书的18位读者做了一个随机的小调查,其中在询问为什么会选择这类图书时,有八成读者都表示:“希望能从书中得到启发和指导”。一位刚刚购买了一本《你在为自己的幸福工作》的刘小姐告诉记者:“说白了就是觉得读这种书不累,既能了解一些职场的相处为人之道,又能为自己鼓鼓劲,何乐而不为呢。”

  “垃圾书”也能挣大钱

  面对市面上种类繁多的经管励志、励志类图书,不仅许多读者感到眼花缭乱,就连业内人士也常常惊呼:“如果将书皮撕掉,单凭书中的内容有时根本就看不出几本书的不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出版界资深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经管励志类图书最火的时候,曾经有过3天就‘诞生’一本经管励志书的纪录,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一炮打响后,仅仅几天时间市面上就出现了诸如《我动了谁的奶酪》等这样的‘跟风’之作,而《水煮三国》卖火了,一时间《水淘三国》、《烧烤三国》等书就迅速问世。市面上更有一些质量很差的经管励志书,干脆就是由各种名目的工作室组织‘枪手’纂出来,然后再从某些小出版社买来书号出版的。”

  这些粗制滥造的经管励志书之所以会混淆在市场中,一个很重要原因在于这些书背后可观的经济利益。这位资深人士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本定价在28元的经管励志书为例,一般情况下需要卖到5000册才能达到盈利,而这些拼凑起来的经管励志书由于成本低廉、而且只用付给每位‘枪手’2000元左右的稿费,因此即便只是卖到5000册,马上就能获得3万多元的利润,如果恰好这种书在市场上卖得不错,那这其中的受益就相当可观了。”

  经管励志书期待精品

  提到经管励志类图书市场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虽然目前市场比较混乱,但仍能看到一些可喜的改变和希望。“从最初外版经管励志类图书的大量引进,到现在越来越多本土经管励志类图书的出版,这种发展令人欣慰。”这位资深人士告诉记者,“从2001年大众经管励志类图书最初引起轰动至今,引进版与本土版的经管励志类图书比例已经由原来的8比2发展到了现在的各占50%,而且像《蒙牛内幕》、《联想风云》等这样的本土经管图书精品肯定会成为将来我国经管励志图书发展的大方向。”而作为本土经管类图书的积极倡导者,10年前曾以一本《联想为什么》引起业界广泛关注的陈惠湘恰好在几天前刚刚出版了另一本名为《突破拐点》的新书,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希望看到能有更多的企业精英和学界专家拿起笔,进行本土经管励志类图书的创作,毕竟这样的图书才能更表达出贴近国情的管理经验和范例。”本报记者左颖傅洋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