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改革释放巨大活力 十五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19:18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 刘铮、刘羊旸

  2001年至2005年,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间,在改革提供的强大动力驱动下,在宏观调控熨平经济波动的有力保障下,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超过9%的平稳较快增长,为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开创了良好局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攻坚释放巨大活力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在“十五”时期进入了攻坚阶段。

  通过20多年的改革,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日益活跃,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心态也日新月异。然而,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涉及众多的利益主体和深层次的利益调整。能否实现既快又好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够通过改革形成一个良好的体制和机制。

  “十五”期间,改革在各领域全面展开,而“十五”最后一年2005年则被中央确定为改革攻坚年,一些多年酝酿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突破。

  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被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01年国务院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取消和调整了一半以上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行为逐步得到规范。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情交给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得到明显加强。

  垄断行业改革迈出新步伐。“十五”期间,厂网合一、一家独大的原国家电力公司被拆分为两家电网公司、5家发电集团公司和4家辅业集团公司;随着新的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的挂牌,固定电话领域的垄断也被打破,电信市场上有六家公司展开竞争;随着六大民航集团的成立,民航总局与下属民航企业彻底脱钩;

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改革工作开始启动。

  非公经济迎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200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非公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投资已占全社会投资比重50%,提供了3/4以上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选择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但为了避免市场自身的弱点,也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尤其是中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单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加强宏观调控显得尤为必要。宏观调控会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区别只是在于不同情况下调控的力度和方向、方式等会有所不同。

  “十五”前期,面对亚洲金融危机阴霾未除、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陷入低迷的不利影响,中央坚持扩大内需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投资、消费、出口需求不断扩大,引导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期。

  “十五”中期,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冲击,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治不放松、一手抓经济建设不动摇,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夺取了抗非典、促发展的双胜利。

  “十五”后期,面对经济快速增长中出现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因素,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防止了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避免了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特别是在2004年,

中国经济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经历了连续五年粮食减产,出现了粮价猛涨的形势;二是投资规模过大,投资增长在一季度达到43%,生产资料价格也上涨很快,可能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中央果断实施宏观调控。一方面控制总量,另一方面调整和优化结构;一方面控制过热行业发展,另一方面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中央及时采取严把信贷投放和土地供给两个闸门、提高建设项目市场准入标准、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大政策措施。这一政策取向在2005年得到了延续。由于及时、果断、有力地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中国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

  中国经济稳健进入上升期

  从2003年开始,在多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累积作用下,中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的阴霾,进入新一轮增长期的上升期。

  在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指引下,中国经济始终沿着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轨道稳健前行。根据修订后的数据,中国经济增长率2003年为10.0%,2004年为10.1%,2005年预计为9.8%。中国经济呈现难得的稳健的高速增长。

  “十五”期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人均GDP超过1万元;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年均涨幅控制在1.4%,保持基本稳定;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3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完成了预期目标;2005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可达1.4万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1.9倍多,跃居世界第三位;财政收入由“九五”末的1.34万亿元增加到3万多亿元,财力继续增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5%,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仍然向上,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会马上减弱。预计,未来一段时期中国经济仍将在一个平稳轨道上运行。这就需要务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为我们赢得更多的时间来解决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同时应当看到,投资过快增长带来的产能过剩正在集中释放,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

能源消耗和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加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未来的经济稳定增长至关重要。

  因此,当前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