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注册仿冒两重门 陪都药业曲线出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4:38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文 静 重庆报道 “本月20日,新加坡联华集团的江主席将率队来重庆,和我们共同探讨合资建厂生产膏药的事宜。”1月3日,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陪都药业)董事长唐良平对记者说
如果合作成功,这将是中国膏药生产企业首次和新加坡企业合资建厂。 “中药出口本来就艰难,膏药出口更不容易。”2005年12月23日,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市场部兼中药部部长刘张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刘张林提供的数据,2005年前3季度,我国中药出口额5.91亿美元。而可以出口膏药的国内企业仅有同仁堂、太极集团等少数企业。 但公开资料显示,全球对天然植物药的需求呈上升趋势,国际市场每年中成药销售额高达100亿美元,并以年均10%的速度递增。 “最大的难处在于膏药在国外没有注册标准。” 羚锐制药外贸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她解释,一是不同的国家制定不同的膏药标准,这大大提高了膏药出口的门槛。此外,各国纷纷邀请中国的专家制定膏药标准,以前在新加坡膏药注册只要两个月,现在光重新制定标准就要花一年多的时间。 其次,注册费用也很高。她说,如中国膏药出口澳大利亚,必须要通过英联邦的统一认证。光一个膏药产品的认证就不低于20万元人民币,如果三四个产品要进入该国,就是上百万元的“入门”费用,这对靠量来获得利润的膏药来说,成本很难收回。 “膏药出口还有一大难,就是假冒产品多。”该负责人介绍,在新加坡市场,当局曾查处600多个中国膏药品种,结果只有3个是在国内注册的正规产品。 与国外企业合资建厂,即被视为膏药通往海外的捷径。唐良平表示,这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大简化在国外的注册手续。 唐良平介绍,2006年,陪都药业和全球通将同时在重庆和澳大利亚建厂,初期投资额分别是3000万元和5000万元,由中澳双方各投资一半。膏药在重庆茶园的合资厂初加工后,在澳大利亚完成最后工序。 “与联华集团的合作如果成功,双方将在柬埔寨合资建厂。”唐说,投资柬埔寨是由于其有2亿元的膏药市场,且东南亚因地域文化接近,产品更容易渗透。早在2005年底,双方就进行过前期谈判。 “在海外注册也是一种方法。”唐良平介绍,膏药在韩国就走了“捷径”。按外用药类注册,标准要比口服制剂放得宽。 刘张林称,还有条捷径是按食品标准出口,同仁堂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在韩国注册了5个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