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汽车清洁能源之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11:38 和讯网-《财经》杂志

  今后10年至20年将是中国汽车的能源结构发生重要改变的时期

  □ 王秉刚/文

  中国已于2004年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使得环境污染与能源安全两个问题愈显严峻。

  从1999年开始,中国实施了清洁汽车行动和清洁能源行动,围绕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和能源结构多元化目标进行;所涉及的领域,将主要包括燃油汽车、代用燃料汽车和电动汽车三个方面。

  在今后很长时间内,燃油仍将是中国乃至世界汽车的主要的燃料形式。与此同时,我国的燃油汽车也将跟踪世界发展的步伐,按照国家发布的排放标准和油耗限值标准的实施进程,进行开发和生产准备。同时,提高燃油的品质,也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

柴油机的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同等功率汽油机减少30%以上。

  目前柴油机排放和噪声控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必须尽快提高中国的柴油机技术水平,增大柴油机汽车的比例和应用领域。为了推动先进柴油机汽车的应用,上海、长春等城市正在进行柴油

出租车的示范运行。

  ——天然气是近期最具发展潜力的替代燃料。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放,能够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

  在今后五到十年内,天然气汽车的比例将会明显增长,成为我国汽车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全国已有天然气汽车十余万辆,加气站约400座;在四川、重庆、陕西、新疆、宁夏、青海、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增长尤其迅速。北京市共有2700辆天然气公交车在运行,对改善首都大气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

  除了压缩天然气(CNG)汽车,我国正在推动液化天然气(LNG)汽车的开发和应用,并在北京、乌鲁木齐、长沙三地开展示范运行。随着沿海城市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的建成,液化天然气和压缩天然气汽车,将在我国东部快速发展。

  此外,气质良好的液化石油气加上设计匹配合适的发动机,可以获得优良的排放性能。其二氧化碳排放比同等汽油机汽车少10%以上,价格亦普遍低于汽油,是一种很适于汽车使用的替代燃料。

  我国的液化石油气汽车目前总保有量近10万辆,主要在上海、北京、沈阳、长春等城市的出租汽车上使用。长春市的液化石油气汽车占出租车总量的一半以上,占公交车总量的80%以上。

  ——利用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最终解决

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

  利用动植物资源生产的生物燃料,可再生,无硫等有害物质,有利于降低汽车排放和减少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乙醇燃料的应用技术成熟,有利于改善排放,有利于能源替代,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除目前已经在推广应用的乙醇汽油,也将研究乙醇柴油的应用技术。乙醇燃料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主要与乙醇的成本有关,如何获得低价的农作物和降低生产成本,是今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氢能汽车代表着清洁汽车未来发展方向。

  氢可以由利用各种一次能源来获得,将为汽车提供取之不尽的洁净能源。我国的燃料电池汽车研发项目已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燃料电池汽车要达到实用化阶段,许多问题还需要解决;除了自身技术有待完善,还要解决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价格适宜的大量的氢的生产供应与基础设施建设等难题。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专家预测,今后10年-20年是我国汽车的能源结构发生重要改变的时期。近期将以燃油为主体,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以及液化石油气汽车,尤其是天然气汽车的数量将大幅度增长,部分地区推广低混合比的醇类燃油的使用;燃油汽车中,柴油机比例将有较大增长,各种节能技术尤其是混合动力汽车将投入应用。在中期,除了以上方面,生物燃油将进入市场,以煤、天然气、生物为原料的合成燃油将成为重要的汽车燃料。在远期,汽车能源将逐步进入氢能时代。

  汽车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是大势所趋,其具体进程取决于多种因素。中国国土面积广阔,各地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存在差别,能源消费结构也必然不会完全相同。因此,除了解全国总体的发展趋势外,研究和制定各地区的能源策略也是十分必要的。

  调整能源结构,市场因素是基本的,政府将应用必要的政策引导市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像清洁汽车行动这样涉及能源供给、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开发制造、车辆的实际运用等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行动,没有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必要的政策引导,是不可能实施的。这既是市场行为,更是政府行为;同时发挥产、学、研的广泛协作,开展国际合作,提高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

  作者为全国清洁汽车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组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0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