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C商业化转型向左还是向右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1日 18:27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马宜 北京报道 一个终点就是另一个起点。2005年12月28日,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对外宣布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任务。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政策性业务完成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又要完成商业化转型。
现在,信达第一个拿到了商业化的门票,但它从此就前途一片光明吗? 任务完成 在12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信达宣布处置政策性债权资产累计回收现金541.8亿元,提前一年完成了财政部下达的538亿元目标考核任务。5.34%的现金费用率也要比国家考核指标低1.76个百分点。 提前一年完成任务的或许还有长城。 “有很多数据还没有统计上来,但今年完成财政部任务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宣传处处长文显堂说。 现在,信达、长城目标考核任务的“两率”双双提前完成,一切看起来都是值得庆祝的,但完成任务以后做什么? 这对于四家AMC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边在加紧完成政策性任务的同时,每家AMC都没有停止对今后出路的思考和尝试。早在2004年,当政策性任务完成过半的时候,四家AMC就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种种设想,从“大投行”概念到“金融控股公司”。 随着四家AMC政策性任务的完成,当他们纷纷拿到了转型的准入证后,摆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似乎和两年前没有什么变化,那就是:如何完成商业化转型? 12月15日,长城在北京宣布与总部在福建的兴业银行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合作范围涉及投融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不良资产处置、债券交易等。 背后的含义似乎更为深刻。长城在2005年6月竞标到工行2570亿元不良资产所代表的庞大客户资源及未来可能的券商牌照都是吸引兴业的闪光点,而兴业作为商业银行所拥有的资金实力也令长城心动。 “随着双方业务合作的不断深入,不排除将来互相持股,甚至控股的可能。”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 还在“要政策” 四家AMC一直没有放弃对前景直接和迂回的各种试探。 在托管危机券商过程中,他们曾试图直接新设重组旗下托管券商,以获取券商牌照。在被监管机构否定后,又尝试通过“交叉收购” 的方式,但最后都是无果而终。 据业内人士透露,有很多券商都找到资产管理公司谈相互持股的可能,有的资产公司也曾经尝试过收购信托投资公司。 信达在托管汉唐证券后,接替了汉唐与澳银旗下的首域投资成立合资基金公司的事情。据悉,董事会和创立大会都已经开过了,现在只等监管机构的声音。 “政策!政策!!”在一切尝试最后在监管门口被卡住后,四家AMC的定位不断在“大投行”和商业化处置不良资产之间左右摇摆。 2005年7月,长城总裁汪兴益在一次会议上提到:“从目前情况看,由于国家政策限制,投资银行和资本运营业务在未来两三年内,还只能作为‘两翼’业务对待。而商业化收购处置业务已开始成为公司的‘主体’业务。” 信达已宣布近日中标了上海银行30亿不良资产的处置。广发行的不良资产竟标也在进行中,据称,兴业银行也在准备不良资产的公开招标。农行将近8000亿的不良资产都将是各家资产公司的目标。 “我们的想法到是不少,但没有监管机构的政策,我们的所有设想都是空话。”一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人士说。 “政策还不能马上给出来,因为要等到2006年底四家资产公司政策性业务完成后统一清算完才算结束,即使个别资产公司完成了两率指标,但还有资产还要继续回收。”财政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商业化转型的准备工作要到政策性完成才开始。 事实上,由于每家公司的竞争优势不同,最后四家的转型不可能是同质的,四家资产公司要拿一个成形的战略性方案上报国务院。 “2006年将是关键的一年。”这位工作人员接着说。 “我们的前途无非就是两条,一条是最乐观的,那就是所有现在的想法都能实现,另外一个就极其悲观,完成任务后就关门。”一位资产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员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