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奏响十一五华彩乐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13:44 南方日报

  □郑春峰

  

  当你打开这期报纸的那一刻,时间的指针即将从“2005”滑向“2006”——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两个数字不过是两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点;然而,对于正在锐意改革、稳健
转型的中国经济来说,它们不仅已被赋予、而且还将承载起更为深刻的含义。

  在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过程中,2005年确实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里,不仅宏观经济继续朝着预定的方向和目标坚定地向前迈进,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贸易壁垒的重重围剿中踏出铿锵的足音。

  “改革”和“开放”这两个为人们所熟悉的字眼,在这一年中、在中国的大地上喷薄出无以伦比的张力,它们引领着复兴的东方古国勃发强大生机。

  7月21日,央行结合国内实际适时而果断进行的

汇率改革,为中国金融体系的畅通与健铄再增新辉。

  12月20日,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在北京庄重宣布:根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的结果,中国2004年的GDP总量实际达到159878亿元,经济总量在世界位次前移一位,上升至第六——这让中国人振奋,让世界震惊。

  经济学家们常说金融乃一国经济之血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国有以及民营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并通过稳健引进战略投资者和上市之策,中国的银行体系定会以更骄人的效率步入商业化和国际化之轨;我们同样乐观地预计,经过了一年多的碰撞与沉淀,中国的证券业不仅进一步看到了自身的沉疴,更看清了来年的路向。

  回首2005年,我们也看到了“十五”刚刚转过的身影。毋庸置疑的是,过去的5年如同一个宏伟乐章里承前启后的段落,在中国经济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也为此后更华彩的乐章做好了铺陈。

  

  翻开2006年的新日历,你是否发现一段新的征程——“十一五”——已经在脚下铺开?!

  2006年,是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权威的经济学家们赋予了这个年份更为深厚的内涵——作为新一轮宏观调控的开始,它不仅是新世纪战略机遇期进入上升期以来景气波动的第一个年份,更将是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产业结构切实转型的关键时段。

  2005年岁末,如同往常一样,专家和学者总会根据各自的角度把脉来年的经济形势。一个基本的共识是,鉴于过往经济结构转型途中出现的诸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浪费严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以及能源瓶颈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包括2006年的未来几年内,中国经济的整体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

  不过,这种相对放缓的态势不会令中国经济的华彩乐章陷入低迷,更不会戛然而止。结合历史经验观察,每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总是机遇与挑战参半,而暂时存在的问题一旦有效化解,往往能释放出更具后劲的推力。不难发现,摆在2006年中国经济面前的有利条件不在少数。

  从国内环境来看,当前的经济仍处在较快增长期,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较高,市场预期较好。令人乐观的是,随着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和活力继续增强;而消费结构的稳步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也将继续拉动经济较快增长;另外,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有望继续显现,经济和社会薄弱环节会进一步加强,社会供给总体状况将继续改善。从国际环境看,虽然美国经济增长呈现出放缓的迹象,但欧洲经济稳定增长的势头令人看好,而日本经济增长继续回升、整个东亚经济保持较快增长,更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外部氛围。

  2006年,要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目标出发,通过自主创新推动增长方式转变,转变增长方式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保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则是转变增长方式的关键环节。此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要大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区域规划是“十一五”规划的另一个拳头。无论是快速推进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还是业界曾构想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四大经济圈发展的区域规划,抑或是发改委倾向的“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区域经济试点,一个不容置疑的共识是,如何缓解区域断层、保障区域协调,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难题,也是直接影响中国城市化形态的关键所在。

  展望未来,我们需要对中国经济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充满信心。就在几天前,国家发改委乐观预计,2005年中国全年的经济增长率有望保持9.4%。我们还注意到,无论是国内的权威人士、还是海外的资深分析机构都判断说,2006年中国的GDP完全有希望保持8.8%-9.0%的增速。

  

  每一位技艺高超的演奏者、每一位耳熟心详的聆听者都深有体会,即使再完美的乐章,也难免会奏出这样或那样艰涩的音符。

  那么,2006年的这组乐章中有哪些需要我们耐心承受的音域呢?几经追寻我们发现,目前各方面对此看法不尽一致。不少人担心居高不下的油价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也有人担心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继续存在会对中国经济造成威胁;而各方面担心最多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1%左右徘徊是否预示着经济将会趋冷;特别是前些年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形成的供给能力正处在集中释放的时期,中国经济会不会雪上加霜,出现明显下滑?

  必须承认,无论是在2006年还是未来的“十一五”期间,确实会存在着可能对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有较大冲击的“明滩暗礁”。除了上述的种种问题,更有睿智的学者提醒说,就近期的一至三年看,有几个“时间节点”值得谨慎待之:一是,作为“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二是,2007年-2008年党政换届期间;三是,2008年奥运会之年。

  以上所有这些因素集中起来,有可能推动经济增长的新一轮“大起”。而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审视,为了防止2006年-2008年经济的“大起”,以及避免随后2009年-2010年可能出现的“大落”,对于各级决策者而言,当前和今后几年尤其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患于未然,特别是防止借机追求政绩,大兴土木、大上项目。如果能够较好地调控2006年-2008年可能出现的“大起”,那么中国经济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保持平稳增长则更值得期待!

  我们始终认为,在新的一年里,首先要做的是,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五届六中全会的有关精神,找准方向、提高效率,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模式,包括生活方式、福利模式、就业模式等,进而实现增长方式的变革——这是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驱动力与内核所在。

  此时此刻,北国大地正值寒冬,南方沃野正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让我们在华美的乐章中共同努力、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