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6年上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8750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 07:53 第一财经日报

  让农民有稳定长期的土地收益,拥有四金:薪金、租金、股金和养老金

  本报记者 胥会云 发自上海

  昨日的上海市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传出消息,明年上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8750元,增幅继续保持在8%以上。

  为了实现这个增收目标,上海将从四方面着手。首先是要加速农民居住集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农村建设。

  为此,上海要依托三个集中,推进“1966”城镇体系建设(1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左右中心村),同时推进松江、嘉定、临港新城等一城九镇重点城镇的建设和产业功能开发,扩大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

  其次,进一步完善农业直补政策、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和农民各项社会保障政策。

  另外,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建立农民土地在开发中的收益机制,让农民入股持有不动产,长期享受土地开发收益。还要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该措施重点在于改进农村土地征用办法,实现土地股份化,在征用土地过程中,探索建立农村征地留用制度、土地股份合作制度,在规划征地面积中,给农民留有一定的集体用地,留用土地用于二、三产业开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让农民有稳定长期的土地收益,拥有四金:薪金、租金、股金和

养老金。”焦扬说。据了解,此项改革目前正在闵行区七宝镇进行试点,试点在取得一定经验后将会逐步推开。

  最后,要推进城乡统筹。建立健全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机制,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村

信息化建设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平台,努力缩小城乡差别。

  根据上海市的统计数据,今年上海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达到8100元,与上年同期增长10%左右,其中工资性收入6200元,增长7.7%,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为76%;家庭型经营收入890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财产性收入450元,增长30%;转移性收入600元,增长40%。

  焦扬表示,未来上海要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新郊区。为此,将加快产业布局向郊区梯度转移,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依托大基地、大产业、大项目,促进郊区产业集群式发展,把郊区建设成为上海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