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选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16:18 文汇报

  文/顾瑞珍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面对这一战略任务,专家、学者们均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战略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指针,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清华大学教授陈吉宁表示。他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转变现有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关键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和实践形式,是我国当前阶段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魏复盛认为:“十一五”规划中将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一个重要原则提出来,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人民的心愿。当前,环境恶化已经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危害公众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指明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出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刘鸿亮院士同样认为: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确立了明确目标。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属于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专家们谈论的焦点话题。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树立科学发展观,进行法规建设、制度建设、政策和机制建设,发展科技和文化,并且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魏复盛院士这样诠释环境友好型社会。他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意味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遵从自然规律,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以最小的环境投入达到社会经济的最大化发展,形成人类社会与自然不仅能和谐共处、可持续地发展,而且形成经济与自然相互促进,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

  陈吉宁教授则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的高度概括性描述。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

  他说,与资源

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为关注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人类必须将其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的环境影响。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重在落实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新的长期的战略任务,如何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使其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的行动,成为我国今后必须研究解决的课题。

  魏复盛院士认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制定和实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但关键是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一是思路要向污染的源头控制思路转变,二是转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互不相关的观念,三要提高公众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认识,提倡公众参与。同时,要健全立法体系,形成一系列配套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技术方法,切实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

  陈吉宁提出了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四个“抓手”: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二是要从企业、行业、区域3个层次上,核心发展环境友好型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三是转变观念,推行“绿色GDP”和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四是进行技术革新与技术进步,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齐建国认为,由于我国人口多、资源储量少、资源利用效率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节约资源。当前,政府部门应该在四个领域大力推进资源的节约利用。一是市场价格不敏感、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非营利部门;二是因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而存在大量制度性浪费的领域。三是“炫耀性浪费”和“形象性过度消费”领域;四是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资源领域。

  1.5万亿投资可再生能源

  文/刘铮 韩乔

  为应对日益加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规划到2020年,把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供应的比重,从目前的7%提高到1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15年,中国全社会大约需要投资1.5万亿元。

  “中国政府将进一步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把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增加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表示。

  根据发展改革委初步完成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在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其中,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9亿千瓦,开发程度达到70%左右,风电达到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达到200万千瓦。

  作为世界第一大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国,中国规划到2020年,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3亿平方米,年替代化石能源约4000万吨标准煤;继续在农村推广沼气,到2020年沼气年利用量达到240亿立方米;积极发展以能源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液体燃料,到2020年达到年替代石油1000万吨的能力。目前,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正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发展。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达1.08亿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650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伏发电6.5万千瓦,解决了700多个乡镇、约300万偏远地区人口基本用电问题。

  降能耗将成经济发展“硬指标”

  文/韩乔 安蓓

  “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后,权威机构的专家预测,上述节能目标将被分解到年,从2006年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硬指标”。

  年节能率要达4.4%

  本月初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明年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务必取得明显成效”。“这些迹象表明,2006年中国将在降低能耗上作出实质性努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说。

  据有关方面估算,如果将20%的节能降耗目标具体分解到年,“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年节能率要达到约4.4%。

  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丁元竹进一步指出,明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执行好节能目标,扭转近年来能耗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的势头至关重要,政府将目标设定在4%左右比较现实。

  根据建议,“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有两大量化指标,一是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二是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

  “中国将节能降耗目标与经济增长目标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尚属首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说。

  这位专家认为,设定节能降耗目标也意味着中国对经济增长评价标准的重大转变——到2010年,即使GDP实现翻番,如果节能20%的目标没有实现,也等于没有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任务。

  改变粗放型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到200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能源弹性系数)为0.5左右,就是说,中国以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持了GDP翻两番。

  但是,2002年以来中国经济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投资过度增长,导致经济运行紧绷,能源消耗大量增加。2004年,中国的能源弹性系数已攀升到1.6,煤荒、电荒、油荒在一些地区相继出现。矿难频发之下,煤炭已然成为“带血的黑金”。

  “中国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然同资源、环境发生尖锐矛盾,最终将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谢伏瞻说,“此时将降低能耗列为发展的‘硬指标’彰显了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

  推进节能技术改造

  中国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资源环境约束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明年八大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会议说,明年要大力推进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的技术改造,抓好钢铁、有色、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重点研发资源替代等先进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本月初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也发出明确信号:明年中国将进一步完善

成品油价格机制,电价、水价、天然气价格、煤价及土地价格也被列入政府价格改革日程。

  专家指出,目前的价格还不能真实反映中国能源资源的稀缺程度,提价和税收等手段都应在考虑之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