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 14:45 发改委网站 | |||||||||
2005年是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我国成功举办了在昆明召开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期间签署了《建立次区域动物疾病防治体系的谅解备忘录》、《次区域电力贸易运营协议第一阶段实施导则谅解备忘录》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化保护走廊的战略框架和行动计划》等文件,还发布了《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宣传了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战略设想。同时,我国还组团参加了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
澜沧江—湄公河区域经济合作在交通、能源、电信、环境、人力资源开发、投资、贸易、旅游、农业等领域都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目前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这些领域的继续深入合作将促进澜沧江—湄公河区域各国的进一步的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 交通领域骨干项目--东西经济走廊、南北经济走廊、南部经济走廊。经济走廊通过修建、升级、改造次区域的公路网络,促进次区域人员和货物的便捷流动。 能源领域骨干项目--电力联网与贸易。该项目针对次区域各国电力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通过次区域的电网互联及电力贸易,确保各国获得可靠稳定的电力供应。 电信领域骨干项目--电信骨干网。该项目通过网络铺设、政策协调以及能力建设,在次区域建设一个高容量、现代化的光纤通信网络。 人力资源领域骨干项目--金边计划。该项目旨在为各国中高级政府官员及有关专业人员提供培训。计划第一期已执行完毕,动员资金80万美元,第二期已于2005年3月开始执行。 环境领域骨干项目--战略环境框架。该项目通过加强环境管理、进行环境评估、鼓励公众参与以及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增加环境因素在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比重,实现次区域协调发展。 旅游领域合作--签证互认、边远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能力建设等,旨在将次区域建成单一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