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上海外商投资及私营企业增长最快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3:49 第一财经日报

  上海由传统工业经济向服务业转型的力度不断加大

  本报记者 王斌 通讯员 姚敏 发自上海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上海市第二产业单位数量下降,而第三产业单位数量迅速增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已经达到911万(不包括个体从业人员)。昨天,上海市统计
局正式公布了第一号《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下称“一号公报”),对上海市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予以发布。本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4年度。

  上海市第一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人士表示,通过这次普查,基本摸清了上海市第二、第三产业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规模、结构与分布情况。

  昨日发布的一号公报内容显示,2004年末,上海市共有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全部单位数41.1万个。与2001年末上海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同口径比较,全部单位数增加7.6万个,增长23%。普查数据还显示,从所有制结构看,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增长最快。2004年末,上海外商投资企业单位数1.9万个,私营企业27.4万个,与2001年末基本单位普查相比较,分别增长了33.3%和92.4%。

  上海市第三产业单位数增长较快,第二产业单位数有所下降,这也标志着上海由传统工业经济向服务业转型的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04年末,上海市第三产业单位数32.8万个,占全部单位数的80%,与2001年末比较,增加7.8万个,增长31.5%。第二产业单位数8.2万个,占全部单位数的20%,与2001年末相比,减少0.2万个,下降2.8%。

  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副理事长干春晖认为,由于上海传统工业发展受到商务成本不断上升等因素制约,近几年向服务业转型的步伐开始加快,这是一个必然趋势。但他表示,根据国际经验,上海应该极力避免在二、三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空心化”的现象,即在第二产业的总产值下降时,第三产业增长体现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尚不明显。

  一号公报中另一组关于从业人员情况的数据则显示,从业人员中,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居多,这有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之一。相关数据表明,2004年末,上海市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数911万人(不包括个体从业人员)。在全部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为228万人,仅占25%,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从业人员为683万人,占75%。

  此外,一号公报还指出,批发和

零售业、居民服务业及住宿餐饮业成为上海市个体经营户较为集中的行业。据统计,2004年末,上海市从事第二、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33.1万户,从业人员49.1万人。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