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沪房企试水专业不动产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2:45 每日经济新闻

  开发企业身兼投资商与发展商的传统模式面临转变 王舒每日经济新闻[2005-12-22]

  在越来越多境外资本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之际,内地房地产行业一大创新角色“不动产管理服务公司”正显露雏形。

  “明年年初,中凯不动产管理服务公司就会成立。”昨日,上海中凯企业集团总裁
杨益华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他介绍,所谓“不动产管理服务公司”,即向纯粹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从项目开发营建到竣工后管理全流程服务的公司。

  “这是目前听说到的上海第一个由专业开发企业成立的项目开发管理公司,也是国际上通常所指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商。”一位国际测量师机构的驻沪高管表示,“在海外,投资商与发展商的角色通常是各自独立的团队。但在中国,之前这一分工并不明确。”

  投资商与发展商阵容分离,始于最近一年境外资本向中国楼市加速涌动的大背景之下。

  最早对这一趋势表现出敏感性的是与海外基金频繁接触的各大国际测量师行。今年一年之内,第一太平戴维斯、仲量联行等著名跨国测量师行陆续成立资产管理部门。第一太平戴维斯有关负责人表示,资产管理服务为境外资本大量进入后应运而生的业务,为资本提供项目决策以及项目管理的参考,“是为了与海外基金达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杨益华表示,随着境外资本对中国楼市的情况越来越了解,他们会从相对保守的整体收购模式,逐步介入项目开发的流程,而这一策略的前提是找到中方合作伙伴。“外资出钱,熟悉中国楼市运作的本土团队出技术,这个合作模式正在逐渐清晰。”

  而无论是建筑材料的集团化采购,抑或人力资源的多项目同时运作,不动产管理服务公司都具有相对优势。

  事实上,不动产管理服务业的出现,更大远景是成为外资的中方合作伙伴。戴德梁行投资部董事叶建成表示,境外资本远道而来,对中国市场十分陌生,他们宁可舍弃部分不熟悉项目高收益的诱惑,也要选择可以信赖的中国合作伙伴。

  “外资的中方合作伙伴”这一诱人角色,也使今年以来,无论上市地产公司,抑或内地民企,都在通过各种渠道探索与外资携手的可能。

  杨益华认为,适合整体收购的项目资源稀缺,外资在中国市场继续拓进,势必将以控股公司的方式涉足开发。而在提供开发服务之余,他坦承,不动产管理服务公司的更重要发展是“与各类境外资本共同出资开发”。“尤其对于中型

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主动联合外资,做外资的中方伙伴,这是一个思路上的必然转变。”“大量的境外资本进入,加之
宏观调控
之后的行业变革,从前开发企业一手通管钱、地、房的赢利模式肯定要变。”杨益华说。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