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查修正第三产业漏统 04年GDP多出2.3万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07:32 经济参考报 | |||||||||
“利用这次经济普查资料初步测算,我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公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16.8%。”在12月20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公布了我国经济普查后的2004年GDP数据。 和2004年的公报相比,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有新的变化。根据经济普查,2004年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3904亿元,比公报核算数增加1517亿元,占GDP的比重由52.9%降为46.2%, 常规统计第三产业有漏统 普查数据比年报数据一下子增加了16.8%,李德水认为主要是常规统计中第三产业存在明显的漏统问题。从经济普查得到的数据看,第三产业增加值比公报核算数增加21297亿元,占GDP增量的93%。“实际上作为统计部门,早就深有感触,知道三产低估了,苦于我们现行的体制和方法,在常规体制中解决不了,所以我们才下决心搞经济普查,现在证实了我们原来的判断,这是很欣慰的事情。”他说。 李德水表示,第三产业的漏统,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长期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服务业统计非常薄弱。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与国际通行的核算标准(SNA)逐步接轨,虽然服务业统计得到了一定加强,但基础统计工作尚没有完全跟上。二是从事第三产业领域的单位量大面广,情况复杂,财务制度不健全,统计手段相对落后。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成分日益多元化,特别是私营、个体服务业发展迅速,由于非常分散、变动频繁,加大了组织统计调查的难度,存在一定的漏统情况。四是新兴服务业大量出现,发展很快,但由于资料不全,常规统计难以准确核算,造成核算数据偏低的现象。五是工业、建筑业企业办的一些附属服务业,有的被混统在第二产业中,但更多的被漏统了。 “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 根据普查出的GDP数据,我国去年的世界GDP排名超过了意大利,从第七位提升到第六位。 “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面对调整后我国GDP总量在世界排序的前移,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用这样一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他的看法。 李德水说,通过经济普查,发现GDP的总量有变化,然后做出调整,这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东南亚某国家经过普查以后GDP调整了18%,欧洲某国家经过普查以后调整了17%,我国调整16.8%不是创世界纪录的事情。对经济普查的数据,从根本上说它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统计信息通过普查得到了改善,而并不是中国的经济社会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普查本身不可能创造GDP,也不可能因此而增加可支配的财富。 “还有一点我想借此机会向公众、向全世界说清楚,”李德水继续说,“虽然中国(GDP总量)的排位稍稍往前走了一点,但是中国的人均GDP还在世界前100位以外。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算法,我们去年普查后人均GDP的世界排位在从原来的112位上升到107位。按照世界银行的算法,我们去年的排位从第132位上升到129位。即便调整之后,中国的人均GDP还只有全球人均GDP的1/5。”而且,我们依然有1.2亿人口生活困难,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数还多。他表示:“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加快发展,丝毫不能动摇。” 普查不会改变宏观政策 “我可以断然地说,中国过去的统计数字并没有影响宏观经济决策,也不会因为这次普查而改变我们现在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面对记者在此方面的疑虑,李德水明确表态。 李德水说,过去的统计数字虽然对GDP的估计偏低,但是还是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总趋势,只是在统计数量上存在一些误差,并没有对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重新估计。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比如能源消耗过高,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等重大问题也没有因为经济普查数据调整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所以“大的政策也不会改变。” 作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成员,李德水还否定了国外记者认为中国会因为GDP数字增高而在短期内再次进行汇率改革的说法。他说,经济普查与中国汇率政策没有直接关系。中国今年7月21号推出汇率制度的改革,实行以市场供需关系为基础,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取消了盯住某一种货币的政策,采取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政策,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这个方案的出台时间才半年,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汇率政策不应该经常、随意的变动,这是很慎重的事情。 李德水表示,这次普查的结果带来了一系列比例关系的变化,比如从结果来看,服务业对拉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功不可没。又由于服务业和消费的关系最直接,说明消费在我国三大需求中的拉动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这就表明中国的经济结构不像原来估计得那么糟糕,从而增加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可以保持长期、较快发展的信心,对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是有帮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