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部委专题--发改委 > 正文
 

我国区域政策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16:05 发改委网站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加强,以政府指令性计划为主导的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对新经济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如何制定符合实际的区域政策,进一步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调整地域分工格局成为我国政府重点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政策的调整及其效应

  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一直围绕效率和公平两个主题展开,根据着力点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前,以注重区域均衡发展为主的历史阶段

  改革开放前,我国区域发展政策,基本以分析全球及我国地缘政治关系为基础,以从属于国防安全为目标,以平抑沿海和内地差距为方向,以接近原料地布局为方式,以国家完全计划调拨为手段。

  “一五”、“二五”计划均提出了努力平衡沿海与内地关系,重点加快重工业发展的主张;“三五”、“四五”计划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大三线”建设,主张按照“山、散、洞”的布局原则将国防工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将中西部作为重点发展地区。随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到内地及较不发达地区,内地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沿海和内地差距明显缩小。但由于“对内地建设要求过急,投入了过多的力量”,加上选厂定点的大量失误,也导致了较为严重的浪费和损失。

  计划手段是该时期区间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区域发展计划的管理主体基本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直接支配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行为。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性资源配置方式下,投资主体单一,建设项目统一安排,产品统购统销,原材料统一调拨供应,财政统收统支。地方政府不能统筹安排自己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活动,地方经济计划多是中央计划的延伸,地区作为独立利益主体的特性被抑制,自增长能力和自组织能力比较缺乏,各区域基本上都处于水平低、实力弱的工业化准备阶段。

  在中央直接管理下,各地区也开展了一些合作活动,但合作内容仅限于协作区内的资源调拨和生产配置。协作区的体制和运做方式是由上级严格按照计划原则组织的,区间自主合作的规模较小,领域也相当有限。

  因而,改革开放前,“大而全、小而全”的区域发展模式导致大尺度空间的结构差异和功能性分工很难形成。因缺乏市场的有机补充,区间联系是僵化的、扭曲的,甚至是非科学的。与区际功能性差别相比,行业分工的对比性要强烈得多,即“条”的分割比“块”的分割要明显得多。

  2. 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以追求区域总体效率为中心的发展阶段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增强综合国力,追求整体效率,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我国开始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区域发展向非均衡方向转变。

  “六五”计划明确提出,要积极利用沿海地区的现有基础,“充分发挥它们的特长,带动内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快内陆地区能源、交通和原材料工业建设,支援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七五”计划首次提出了我国经济区域按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模式,并继续突出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七五”的总体目标确定为:“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要“继续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经济体制由单一的指令性计划逐步转为指令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新体制,这种新模式突出表现在以价格双轨制为基础的物资流通管理上。改革开放后,在东部地区加工业实行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原材料仍实行计划价格和计划调拨。这种安排使东部地区加工业免受上游原材料产业的竞争冲击,从西部低价原材料供给中得到很大补贴,加之特殊优惠的财税政策,东部地方财政和企业的财力自主权增大,收益激励显著增强,市场导向型地方产业得以发展,自我发展能力迅速提高,并逐步获得了市场化所需要的原始积累及激励机制。相反,受政策约束,中西部地区资源产业无法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生产要素大量东流,市场化改革明显滞后,东西部差距迅速拉大。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源于对国际形势的正确把握,植根于沿海地区相对优越的发展条件及我国政府的实际财力。沿海地区率先起飞,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高国民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是集中了全国优势资源取得的,也是建立在中西部地区付出巨大代价基础上取得的。经过近20年发展,三大地带间的职能分工已比较明确,三大地带间建立了以产业纵向联系为特征的联系。这种区域经济格局基于资源禀赋的差异,更是区域非均衡发展政策直接作用的结果。与改革开放前相比,区际联系强度明显加大,联系方向明显多元化,但受政策倾斜及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区域联系的主导指向仍以东西向为主,资金、物质、人才、技术以向东部快速聚集,东部规模经济迅速形成,但东部在经济集聚过程中,设想中的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总量不多,中西部内部的经济联系总量也明显偏少。 “条块分割”中“块”的分割更加突出,地带性差异日益突出。在区域联系中,市场及商品经济开始发挥作用,由于价格扭曲,部分市场导向的区域联系存在被动及强制成分。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为特征的区域发展阶段

  “八五”以来,在确保发展的前提下,削弱地带性差距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新主题,区域发展政策向兼顾效率与公平方向转变。“八五”计划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的原则,正确处理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九五”计划指出: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内地的发展,实施有利于缓解差距扩大趋势的政策,并逐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

  1997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国家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项目,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鼓励国内外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更加重视和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从多方面努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五”计划纲要则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主张。

  与区域政策调整相对应的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经历了有计划商品经济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全面发挥作用,旧有的物资流通格局和生产资料市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经济全球化及知识化、网络化对各区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冲击,区域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以前相比,我国地区经济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空间和体制保证,区际联系向市场化、合理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加强,传统的受政策歧视或价格扭曲造成的区域联系逐渐得以规范,优势互补、特征鲜明、立足内外、协同发展的地区经济关系格局开始形成。传统的东西向为主的区际联系变得更为复杂,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热点和亮点地区的不断涌现,中西部内部的联系日益密切。资金、技术、人才出现了向中西部流动的崭新趋势,东部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和扩散行为日益增多。中国加入WTO后,各区域将同时获得纳入世界经济大格局的机遇,传统产业及优势资源将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评定与认可。

  新形势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都面临了更大的机遇与压力,最大限度发挥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成为建立新型地区经济格局的关键。受传统经济体制及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非均衡发展及价格扭曲的惯性仍将长期存在,区域割据、市场封闭的状况还未打破,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扩大,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也不可能很快改观,自由、公平竞争环境的建立也有待时日,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仍需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予以重点扶持,当然,这种扶持的市场化、企业化成分将越来越多。

  二、 新时期,我国区域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则

  新时期,制定我国区域政策应突出如下五个基本原则: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积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设步伐,尽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工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实施一整套以利益引导为主的政策体系,规范、调节和补救企业的投资决策,为企业发展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前提下,加大国家在地区经济布局、协调地区经济利益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以弥补市场机制在缩减区域差距方面的不足。

  2、确定地区分工要与地区比较优势紧密结合

  地区比较优势既是国家制订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布局政策、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基本前提,也是各地区制订正确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

  我国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疏密程度应该与地区比较优势分布相互吻合。地区分工格局反映了经济空间的结构状态,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取决于各产业部门能否利用比较优势建立起富有特色的专业化部门并发展关联产业,进而形成与其它地区既有合理分工,又有密切协作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地区分工的合理化不仅要考虑国内地区间的合理分工,还应考虑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从市场、自然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现实条件和潜在条件出发,努力构造能够突出地区比较经济优势的地区分工格局。

  3、确定地区经济关系新格局要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地区间的合理分工,最大限度地获取分工效益,是加快不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内涵之一。在确立地区间的合理分工关系,特别是确定各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时,必须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发展要求与条件,努力使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成为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增长,促进各地区共同发展、普遍繁荣的主导力量。

  4、确定地区经济新关系要适应经济国际化的要求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经济将全面走向国际化,从而使我国已经初具规模的沿海、沿江、沿边、沿路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日臻完善,一些地区将会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扩大对外经贸往来,并进一步取得更快的发展。因而建立新型的地区经济关系要充分考虑国际经济总体走势,按照经济国际化的要求,充分考虑通过区际联系建立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利机制。

  5、注重发挥联动优势,加快东西联合

  积极发挥企业的主导优势,激发地区协作活力,东部优势企业以技术、资金、管理、品牌与西部企业合作,对西部企业实行资产重组。积极发挥品牌规模优势,将东部地区知名品牌与西部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增强品牌的国际竞争能力。积极发挥西部市场的潜在优势,增强东西部地区结构优化的动力。积极发挥跨区域大型项目的牵动优势,增强区域联系的亲和力。因地制宜地实施地区差别政策,继续发挥政策优势,尽快造就不发达地区的自主发展能力。

  三、新时期,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思路

  1、各地区努力保持外贸出口的稳定增长,做好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工作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为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各地区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入世后面临的严峻挑战,必须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充分利用最惠国待遇,大力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力保美国、欧盟、亚洲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俄罗斯、东欧、拉美等新兴市场。大力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二是继续实施鼓励出口的政策,尽快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对生产企业全面实行“免、抵、退”优惠。加快通关制度改革,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出口的支持力度。三是要积极运用世贸组织的规则和过渡期安排,采取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反倾销和贸易保障工作力度。四是要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门人才。吸引国外企业来华投资特别是参与中西部地区开发。

  2、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农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是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近期,农业和农村工作要重点做好如下几项工作:一是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快农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品和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格局。东部地区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积极扩大出口。中部粮食主产区要发挥粮食生产的优势,引导农民种植优质品种,提高市场占有率。西部地区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规模,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兑现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在总结安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粮食主产省为重点,适当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搞好农村义务教育和其他配套改革,强化涉农收费的监管和对乱收费问题的专项治理。三是继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适度发展规模经营。四是加大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建设,突出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和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以及畜群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五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紧完成已开工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和贫困县出口公路改扩建,支持农村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和草场围栏等方面建设。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和发展旱作农业,积极扶持支农工业技术改造和节水设备的开发生产。

  3、继续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西部地区要在加快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发展特色产业,努力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要继续优先发展科技教育,做好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工作。2002年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加强西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做到“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退耕还林到户”。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国家在安排投资时要给予支持。东部地区要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格局。

  4、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各地区在推进城镇化战略的过程中,要突出如下几个重点:第一,东部地区重点提升大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加快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小城市发展,积极探索、总结实施城镇化战略的成功经验;第二,中西部地区以发展中心城市为重点,以提升中心城市经济规模和竞争能力为目标,有选择地进行中小城镇建设,积极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第三,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和户籍制度改革,突破阻碍城镇化战略实施的体制性障碍。

  5、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直接关系到消除贫困、缩小地区差距、改善环境等国计民生的大事。要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都能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控制人口、开发资源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和制约关系,大力提高国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中西部地区在加快经济建设时,特别要注意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工作,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保护工作。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加强长江三峡库区、渤海和北京市的污染防治及“三河三湖”水污染和地区灾害防治。抓紧黄河和松花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制定和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治理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搞好矿区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工作。加强生态、环境、资源和灾害综合监测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加强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步伐。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