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因地制宜 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财政审计(05-12-20)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15:26 审计署网站

  近年来,随着审计署“人、法、技”建设的不断加强、“金审工程”的启动及逐步完善,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得到普遍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力度日益加强。尤其是随着一系列专业审计软件和系统的推广应用,计算机技术在发现审计线索、确定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防范审计风险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金融、海关、税务、企业等电子数据量大而又相对集中、信息化环境比较成熟的专业审计领域中,计算机的辅助审计功能和所取得的成效更是非常明显。相比之下,在财政
预(决)算及中央补助地方支出资金等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中,计算机辅助审计仍处在局部摸索阶段。许多审计机关在审计中很少使用,甚至根本不使用计算机去采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并据此分析、提炼以发现疑点,确定审计重点,也没有相应的专业审计软件或审计模块可供使用,一般都只对其纸制资料进行手工审计,计算机的辅助功能仍体现在最简单、最基础的统计、汇总等操作层面上,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为了全面推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本文主要结合财政审计的特点,分析财政审计中计算机审计未能普及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因地制宜,结合行业特点灵活运用计算机技术,切实提高财政审计工作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财政

审计工作的特点

  财政审计主要包括财政预(决)算执行审计、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资金审计、以及涉及一些特定政策执行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等方面,与金融、海关、税务、企业等专业审计相比,财政审计具有如下特点:

  1、基础数据量比较小,且被审计单位数据电子化水平发展不均衡。与金融、海关、税务等行业的数据量庞大、数据相对集中、电算化程度很高的特点相比,财政审计中,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数据电子化水平发展不很均衡。实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主要集中在省(市)级以上的财政部门,对于多数基层单位来说,还主要停留在手工记账阶段,没有可采集的电子数据,无法全面进行计算机审计。另一方面,即使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使用了相应的财务软件或建立了本部门的电子数据库,财政部门的数据量也是相当少的,每年的凭证、账册、报表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因此,工作量相对较少,审计人员仍习惯于翻阅纸制资料,没必要去专门花费一定的时间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电子化程度、数据库类型等情况,进而再采集、转换电子数据。

  2、财政审计中涉及的部门和环节很多,无法系统地进行计算机审计。对于每个财政审计项目,虽然是以财政部门为主要被审计对象,但其主要是资金的源头,工作中还需要以资金流向为主线延伸许多部门,涉及环节很多,如政府、税务、土地、发改委等单位和部门,甚至也要延伸企业,而且每个环节可以占用的审计时间也比较短,一般每个单位就是三五天的时间,如2004年的粮食风险基金审计调查和2005年的特定区域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调查项目,就涉及到政府、财政、农业发展银行、粮食主管部门、粮食企业、国地税、土地、发改委、外经贸、统计、多家内外资企业等等。因此在时间紧、环节多、被审计的资金又相对专项单一的情况下,计算机只发挥了简单的统计、汇总、计算、查询等功能,没有发挥电子数据采集、转换、进而通过相应的审计实施软件实施计算机审计的功能。

  3、财政审计方式灵活多样,不仅仅局限于账簿审计。

审计署五年发展规划提出,要将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效益审计相结合。财政审计以后更多的将是审计调查以及开展效益审计试点,而这两种审计形态决定了财政审计不能局限于就账论账,也不能只采用传统的账簿审计方法,而应该更多地采取座谈、走访、综合分析、实地查看等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才能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有针对性的宏观建议和意见,从根本上服务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这就决定了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原始电子数据可以采集分析。如在对特定区域的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及执行情况的审计调查项目中,对土地优惠政策的调查就涉及到与土地部门座谈、查看地方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翻阅各种相关的文件记录、实地查看开发区的土地开发情况、到农村了解土地补偿情况等方面,根本没有具体的电子数据可供分析利用。财政审计的这一显著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审计的普及应用。

  二、提高计算机在财政审计中应用水平的几点建议

  正是上述财政审计的特性,导致了一些专业数据采集软件和审计分析平台应用比较少,基本是以审计纸制资料为主,配合以计算机的简单统计、汇总等辅助功能。为了切实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最大限度防范审计风险,普及计算机技术在财政审计中的应用,特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审计长曾经说过,随着被审计单位

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完善,如果我们不懂得计算机技术,将拿不到基础数据和财务账册,也必将失去审计资格。财政审计中,虽然被审计单位目前的电算化程度还没有全面提高,但这是时间早晚的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管理的日益规范和完善,被审计单位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会计电算化。另外,“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要求以及对审计风险的防范,也要求审计工作一定要提高科学性和技术含量,不能靠碰运气去盲目地审计,几个人等着看一本账本。因此,财政审计人员一定要提高认识,抛弃“资料又不多,没必要去采集转换电子数据徒增工作量”的错误想法,提早动手,不断摸索计算机审计的新思路和方法,尝试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既可以积累经验,又可以使每位审计人员都能够全面把握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同时开展审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分行业、分项目地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结合财政审计的特征,我们要针对不同审计项目的特点,以及某一项目中不同单位不同行业的特点灵活运用。

  对已实现财务数据电子化的被审计单位,尤其是财政部门或数据比较集中独立的部门,我们要先了解其使用的财务软件情况,结合财政部门数据量小的特点,直接利用AO系统采集并转换其电子数据,如凭证库、指标分配库、科目代码库等,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从总体上把握财政资金的分配情况,进行全面审计,以防范审计风险。还可以初步了解到是否存在虚列财政支出、改变资金使用用途、财政部门随意调整预算指标等问题,以突出重点,提高审计效率。

  对于没有实现数据电子化的或者是配合情况不好的单位,审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Excel表格和Access数据库、SQL查询语言的功能,自己将需要的信息录入,再进行分类、汇总、关联、查询等操作。在今年的特定区域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制定执行情况的审计调查中,我们就是根据不同单位的特点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如该项目涉及到财政、税务、土地、外经委等部门,因为财政部门虽然有电子数据但配合不好,我们就将财政部门对企业的扶持明细用Excel表格完整统计,然后导入Access数据库进行分析、分组、汇总、查询等操作。税务部门数据量大且有相应的数据库,我们就将其所管辖的税源户基本情况库、代码库等从企业的申报到入库整个环节的电子数据都采集到审计人员的电脑中,再进行挑选企业、区分区内注册区外经营企业、计算减免金额等处理。同时,我们还充分发挥各小组间的协调合作,利用税务组取得的税源户基本情况数据库与财政组统计的对企业扶持情况表建立关联,以核实区分享受扶持的企业范围。土地优惠政策的调查更多的是文件审阅、核实规划、座谈了解、走访农民等,因此没必要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

  3、加强计算机审计的质量控制。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严把审计质量关是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保证。在以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为审计对象的情况下,更应该强调质量控制,因为电子数据会因为存储问题、系统升级、人员操作等种种原因存在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导致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准确性无法保证。因此,在采集电子数据时,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在采集前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财务软件、所使用的数据库、业务流程等情况,审计小组要共同讨论所需要的数据内容和数据格式,并以书面形式提出需求,同时要求被审计单位对所提供电子数据的真实完整性做出书面承诺。在审计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核对测试数据的真实完整性。最后要经被审计单位对所有的取证资料进行核实确认,以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作者:审计署驻太原特派办 薛亚军)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审计署的观点,转载时请注明)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