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会因为经济普查而改变现在的宏观经济政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10:39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12月20日电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今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过去的统计数字并没有影响宏观经济决策,也不会因为这次普查而改变我们现在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李德水在会上介绍了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等方面的情况。他说,经济普查之后,把2004年中国的GDP数量作了调整,增加了23000亿,这更真实地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
至于为何不会因为这次普查而改变现在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李德水说,第一,过去的统计数字虽然对GDP的估计偏低,但是还是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总趋势,只是在统计数量上存在一些误差,并没有对过去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重新估计,对中国经济基本的判断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环境的估计并没有因为这次经济普查的结果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再从这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来看,中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比如能源消耗过高,其他资源消耗过高,我们的投入产出比不是很理想,经济效益不是很理想,以及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很粗放,这些重大问题都没有因为经济普查数据调整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李德水举例指出,就拿三产来说,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从31.9%提高到40.7%,这也不高,加快三产的发展仍然是今后一个重要的任务。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只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接近的,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像美国已经75%,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都在60%以上,70%左右,印度都51.2%了,中国40.7%算高吗?中国比印度落后那么多,难道我们不应该向印度学习吗?应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些政策都是毫无疑问的。 李德水说,这次普查的结果只是在一些比例关系上,跟GDP有关的比例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化了多少呢?就是16.8%,如此而已。一些基本问题,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不会因为普查之后而对它有重新的评价或者问题不存在了,不是这样的。所以,不会改变我们宏观经济政策,这些大的决策都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核算,中国2004年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16.8%。(据中国网、新华网网络直播文字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