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增利459.7亿元 企业财务增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02:14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徐以升 发自上海 伴随去年10月底加息同时推出的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除外)政策,被经济学家称为“提高银行业盈利水平,护航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而这一判断终于得到了数据证实。
为了评估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金融机构和企业影响,反映该项政策出台一年来的政策效应,央行调查统计司组织了一次专题调查并形成了一份近两万字的报告。调查包括了东部和中部地区全部省市和部分西部地区的所有金融机构和2100户企业。 银行息差扩大,盈利能力提高 报告表示,取消贷款利率上限后金融机构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水平小幅增加,其中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小幅上扬,农信社和城商行的加权平均利率增幅较大。金融机构2005年前9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6倍,上浮幅度为16.17%,比2004年提高了2.22个百分点。 “由于人民币贷款利率区间扩大,贷款利率总体水平上升,而在存款中占比较大的活期存款和三个月定期存款的利率保持不变,使金融机构存贷款实际息差扩大,利息收入增加。”报告举例表示,招商银行广州、深圳两地存贷业务今年前9个月的综合息差分别为3.9和3.88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08和0.17个百分点。 央行调查统计了息差扩大对银行的实际影响。统计显示,2005年前9月,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净利息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459.7亿元,同比增长16.6%(剔除存、贷款增长的因素)。 在增加的459.7亿元蛋糕之中,四大行增加了144.37亿元,同比增长9.7%。四大行2005年前9月贷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上浮幅度为5.22%,比2004年提高了0.18个百分点。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国有银行改革需要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而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对银行是一个利好,央行调查的数据支持了这一判断。 另据统计,股份制银行2005年前9个月贷款净利息收入比去年同期增加104.31亿元,同比增长23.8%;政策性银行增加127.44亿元,同比增长48.4%;城商行增加41.12亿元,同比增长26%;城信社增加7.43亿元,同比增长37.6%;农信社增加150.04亿元,同比增长48.6%;外资银行增加3.14亿元,同比增长30.1%。 企业财务成本上升 在增强银行盈利能力的同时,央行在报告中也评估了放开贷款利率上限带来的负面影响。 放开贷款利率上限本意在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产定价能力,但报告也表示,“贷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竞争激烈领域业务的价格竞争。部分调查金融机构反映,目前市场上金融机构对于大企业大项目的授信,过度降低或变相降低贷款利率的问题已初见端倪。利率过度竞争将会拉低行业整体盈利水平。” 负面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贷款利率总体水平上升让企业开始寻找其他的融资方式,对金融机构的信贷营销产生一定压力,特别是短期融资券的发行。 实际上银行息差扩大、利息收入增加的背后,就是企业财务成本的上升。 央行济南分行的调查显示,2005年前9个月255家调查企业贷款利息支出25.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6%,剔除贷款增加的因素,利息支出同比增长35.3%,利息支出占财务成本的比例为2.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而央行广州分行反映,由于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10%~30%,部分企业更上浮至50%。 报告称,贷款利率上浮使得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应增加,并且受贷款利率上浮影响最大的中小企业以及宏观调控限制类企业的财务成本上升更为明显。 从企业类型来看,国有、集体、股份和个体等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明显提高,其中个体企业和集体企业涨幅最大,私营、联营和港澳台企业则略有下降,外资企业在较低的水平上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