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汇改释放升值压力 人民币不排除中长期贬值可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 09:27 解放日报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堪称2005年全球经济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相比改革开放26年中的任何时期,近两年特别是今年,是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市场化措施出台最密集、进程最快的年度,也是中国汇率制度有规划、有部署改革的年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如此评述。

  在此间举行的“2005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夏斌发布了一份“2005年中国汇率制
度报告”称,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信号正在减弱;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深度改革,“不排除中长期存在贬值的可能性”。

  今年7月21日,我国政府果断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出其不意。“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在不断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夏斌提供的报告称。

  这份报告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措施的出台,客观上相对稳定了市场的预期,同时,美元利率出现上涨趋势,中美利差扩大,美元短期内将较为坚挺,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实际压力。

  从市场短期分析来看,海外近期人民币NDF(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走势在下降,银行远期净售汇敞口也出现扩大趋势。因此,夏斌认为,这表明“热钱投机压力在逐渐减小,人民币大幅升值预期相对趋于平稳”。

  另外,据这份报告分析,从FDI等长期资本流入因素看,2002年以来虽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绝对额有所上升,但其占我国GDP的比重一直在下降。2001年—2004年四年分别为4.8%、4.3%、3.8%、3.7%。今年1—10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明显下降,其中4—10月六个月甚至出现负增长,夏斌分析指出,“从市场数据分析来看,不论是海外投资者,还是国内的企业,尤其是国内的外资企业,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在下降。有升值预期,但幅度不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判断,今明两年,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将更多体现在“观察、适应”的方针。“期间,中央银行有能力将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即使有微弱升值,但仍是小幅双向波动中的相对稳定。”夏斌说。

  事实上,在目前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明显大于实体经济内在升值需求的情况下,特别是中国金融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经济、金融的变数增多,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对浮动汇率尚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且在汇率调整对改善国际经济不平衡影响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大幅度轻率调整人民币汇率,风险过大,既不利于中国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也不利于世界经济与美国经济的稳定”,因此,在人民币汇率调整方面,“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的基本原则不会变,也不应变。

  “从更长时间看,市场供求力量决定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影响将越来越重要。”报告指出。至于何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夏斌和他的合作伙伴陈道富联袂的研究报告认为,“只有在进一步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和外汇市场改革的基础上,在基本吸纳和消化已经采取和准备采取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因素后,当产生新的市场供求因素的刺激与推动,才会出现适当的时机。”但即便如此,中国的

汇率制度仍将遵循“有管理”目标的“适度的”浮动区间。

  “此期间不排除在个别时段人民币升值幅度由市场力量所决定,不排除在汇率改革措施因各方面原因仍不能释放和消化市场等因素带来的升值压力时,提前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

  夏斌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深度改革,“不排除人民币中长期存在贬值的可能性”。他在研究报告中分析指出,从中长期看,中国劳动生产率持续高于美国,人民币仍有升值的潜力。但是,同样从中长期看,处于转轨中的

中国经济,2万多亿元的社保资金缺口,1万多亿元的银行
不良资产
,一些地方政府难以测算的巨额债务,对一个迫于各方压力而经验不足的开放经济体制来说,体制中历史痼疾的择机解决和进一步主动调整内需主导战略,并不意味着劳动生产率一定程度的提高,就肯定会使人民币升值。

  “换句话说,也许存在阶段性贬值的可能性。”夏斌说,起码从目前看,运用一定的外汇储备,适时推出相关的改革措施,包括消化巨额不良资产、解决社会保障体系的欠账、用于各种战略储备和重大设施的建设,都可以主动成为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有力措施。

  同时,夏斌等金融专家认为,在中国的改革、发展和适度的资本管制过程中,只要政策运用适当,我们仍然有余地消化国际游资对人民币升值的冲击压力。

  (据新华社上海12月18日专电)

  新华社记者 黄庭钧 高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0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