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全国经济普查 > 正文
 

统计局普查显示制造业仍是推动经济最主要力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7日 18:42 21世纪经济报道

  统计局普查公报显示制造业仍是推动经济最主要力量R&D比例严重偏低

  本报记者 郑鸣鸣 北京报道

  12月16日下午,国家统计局发布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第三号公报,之前的14日,该局已发布了第二号公报。

  这两个公报分别介绍了第二、三产业的企业单位数、就业人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主营业务收入等相关指标。

  普查数据表明,第二产业普查的部分项目产值,与2004年度公报的数据可比结果有升有降。第三产业可比项目的增加值则比原先年度公报的数据有所增加。

  但全部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整体与2004年度公报相比究竟变化如何,国家统计局将在12月20日详细公布,并对2004年GDP数据做出历史修正。

  本次第二产业普查内容主要涉及工业、建筑业两个方面。工业则涵盖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普查数据显示,制造业占到工业最大比重,成为推动经济的最主要力量。

  数据显示,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在上升,其在整个工业中,无论是企业数量、从业人数、主营业务收入等,都占到绝对的大比重。由于工业增加值约占到中国约一半的GDP,因此制造业可能是经济的最大动力所在。

  数据表明,制造业产业单位总数,已经由2001年12月31日的131.9万个,上升到2004年12月31日的137.5万个,占整个国民经济产业单位的比重也由18.6%升为占20.1%。但从业人数却由1996年12月31日普查的9656万,减少到本次普查的8390.5万,减少13%。

  统计同时显示,2004年,在145.1万个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制造业有132.9万个,约占到91.6%。全部9643.8万就业人员中,制造业有8390.5万个,占87.0%。在218442.8亿元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13065.4亿元单位利润总额中,制造业分别占86.8%、73.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曹建海表示,未来制造业占到整个工业的比重仍将提高,主要是因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过中国制造业最主要的问题,还在于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需要提升。

  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副主任杜希双则指出,科技自主创新低,不仅仅是装备工业,整个制造业也面临这个问题。其表现是,中国近年来大中型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比前些年有所提高,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普查数据显示,在科技活动经费投入中,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1104.5亿元,投入强度,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销售收入比为0.56%。其中,大中型企业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954.4亿元,投入强度之比为0.71%。而国外大型企业的投入强度一般为3%。有专家指出,工业企业面临研发投入不足导致自主创新不够,这可能会影响制造业大国长期

竞争力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