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金融开放大限将近 谨防拉美化悲剧重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18:15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中国信贷风险论坛 信贷风险分析师 傅婷)

  12月5日,淡马锡入股中行获汇金批准。这似乎是金融开放大棋局下并不特别起眼的一步棋,然而,从现阶段“国有银行是否被贱卖”、“国家金融安全被挑战”等大讨论愈演愈烈的场景下看来,淡马锡入股中行获批就值得玩味了。

  从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金融机构向我国金融领域纵深渗透,在短短四年多的时间内,攻城掠地,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其并购版图已覆盖我国各主要经济区域和金融领域,随之我国金融机构出现了一股相互攀比、愈演愈烈的招商引资和海外上市热潮。建设银行步交通银行海外上市后尘在香港挂牌上市;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中国银行海外上市筹备工作也进入了关键阶段,计划在2006年上半年完成。

  随着世贸承诺的2006年临近,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急剧加快,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迹象显示,中国金融有“拉美化”风险之虞。直接表现为金融资产定价权的丧失;国有金融机构集中大规模向外资转让股权,导致国民财富流失。让人联想到我国

汽车行业的状况,20年来我国通过“合资”和“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虽然锻炼了中国汽车人才队伍,但却失去了内资对汽车行业的控制权,银行业改革也不妨汲取汽车业教训,防止重蹈覆辙和危害我国金融安全。

  何谓“拉美化”

  所谓“拉美化”,是指拉美国家以丧失对本国经济和资源控制权为代价,选择了“外资主导型”开放道路。虽然获得了阶段性经济快速发展,但最终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并因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拉美和东南亚国家没有本国的大型银行,其整个资本市场和金融体系都被发达国家金融巨头支配。小国经济,也只能接受这种局面;大国经济就该有所不同,应当多一些独立性。因此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其实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银行

不良资产比中国现在的几个大银行比例高得多,政府的负债比例也高得多,但是走过了那个特定的工业化阶段,日本金融体系就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各项标准都跟成熟市场接轨了。可以想象当时如果提前按照国外的理论、理念、规则、信用标准去评价、去诋毁,那么日本也走不到今天,也“拉美化”了。

  银行直面“拉美化”风险

  面对入世最后期限的临近,如何保护中国金融主权,这显然不是经济或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目前虽然时间紧迫,但这不是匆忙应对的理由。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加快对外开放固然重要,但必须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壮大自身实力的关系。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不能盲目崇洋媚外,而失去应有的自信。事实上,一方面,我们给予外资机构太多的超国民待遇,另一方面,却对内资、尤其是对民营资本开放不够;一方面,明知造成商业银行坏账过多的主要原因不在银行自身,另一方面,却忽视金融生态外部环境改善,而将股权多元化特别是引入外资战略股东视为灵丹妙药;一方面,认识到银行风险积聚的根本原因在于直接融资体系不发达,另一方面,又将大量优质资源性企业廉价地推向海外,致使国内资本市场长期得不到足够的给养。

  由此看来,大规模、高比例引进与解决主要矛盾关联不大的外资机构,确实是没有对症下药,并且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诚然,产权结构单一是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固有弊端之一,但产权多元化也绝对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从全球范围看,就公司治理而言,股权过于集中易产生“一股独大”,股权过于分散又易引起“内部人控制”,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目前似乎并没有标准答案。

  对于国有银行被贱卖的问题,分析师认为,金融经济、虚拟经济是一个有机的价值系统,与实体经济有很大的不同。金融资产的定价关键在于信用、规则支撑着的定价体系。某一个局部的信用体系和游戏规则被破坏了,如果不尽快修复,就会放大传导到系统的其他部分。中国资本市场当前的局面只是一个预演,要警惕整个金融经济步拉美和东南亚国家的后尘。

  [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www.unbank.info)提供,未经北京银联信信息咨询中心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