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2006年的央行难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 15:44 中国经营报

     作者:刘晓午

  2005年货币政策超越宏观调控,成功为汇率改革保驾护航。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06年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然而,2006年,宏观经济环境面临更多变数,学界甚至对货币政策目标发生分歧。在防通胀,防通缩,防滞胀三重目标下,央行将在2006年遭遇新的难题。

  难题一:徘徊通缩通胀之间

  中金公司认为2006年货币政策将适度从紧。理由是“未来两年中国宏观经济没有通缩之忧,并将保持9%左右的较高增长速度。在此期间,核心CPI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由于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消费需求,投资仍将高速增长。”由此,中金建议,央行应该适度加息,以纠正投资与消费失衡。

  而以中国社科院经济所袁纲明为代表的一派则坚持应该放松目前紧缩的货币政策。他表示,2006年的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防通缩,而不是防通胀。他判断:“今后物价将持续下跌,甚至达到负数,产能过剩引发通缩现象不仅存在于下游消费品领域,同时将向上游工业品蔓延。如果不放松信贷,通缩危机就要到来。”比袁纲明更“悲观”的是北大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他认为:“今年9月份,中国已经进入通货紧缩了。”

  迄今为止,来自官方的惟一表态是货币政策目标“既防通胀,又防通缩”。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向本报记者表示,2006年货币政策目标将从2005年防通胀转向2006年既防通胀,又防通缩。他分析,一方面,投资反弹动力仍在,公共服务品价格有上涨态势,通胀压力没有消失;但另一方面,面对产能过剩压力,企业利润增速回落和企业亏损面持续扩大,也要关注通缩风险。

  “不管货币政策目标如何制定,从总体来说,2006年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应该转变,要从供给调控转向需求调控。”曹和平教授表示,“在这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中,货币政策主要以调控供给为主,通过加大投资来刺激GDP增长。但现实表明,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已经超过需求,因此,2006年的调控重点应该转为以启动内需为主,以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平稳增长。”

  难题二:经济滞胀征兆凸现

  在公共服务品供不应求与消费品供过于求的矛盾中,在通胀与通缩的争吵中,有人提出新的概念:未来中国经济的头号敌人既不是通胀,也不是通缩,而是滞胀。为此,货币政策应该对症下药。

  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通胀时上下游产品价格全面上涨,企业利润上涨,经济过热,产品供不应求;通缩是上下游价格和需求全面下调,企业利润全面回落,产能过剩。很显然,单纯用通缩或通胀都不能概括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特征。

  “从现在的经济特征判断,2006年不会发生1997年那样的通缩危机。从货币供应量来看,目前M2供应充足,增速达到18%,货币市场有大量剩余资金,资产市场有泡沫;从需求来看,目前居民消费正在进行结构性升级,消费需求很大,市场没有萧条迹象;同时由于中国市场开放有限,国内过剩的产能即使转向海外市场也不能全部消化。因而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滞胀,而不是通缩。”张寅说。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也认为,在“十一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回落的大背景下,能源与矿产品价格仍要上涨,同时将向CPI指数中的非食品类产品传导;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停滞和人口刚性增长,将导致食品供求缺口,推动CPI指数上扬。因而,“十一五”期间,中国很有可能发生滞胀。

  王建预测,滞胀将可能在上海、浙江、

福建和广东等东南沿海省市首先出现,由于土地供应和银行信贷资金增长趋于停滞,这些地区投资将最早回落。同时这些省市的粮食和资源主要靠外调和进口,物价指数上涨将首先出现在这些地区。

  滞胀征兆已经出现,明年有可能扩大。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变局,

长三角和珠三角中的代表省市,如广东、浙江和上海纷纷出现投资增速下滑,经济增长靠后的局面;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同时,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甚至出现大规模“油荒”。

  2006年,随着资源价格全面改革,水电油气这些公共服务品价格将上涨,这将直接推高CPI走势,企业经营成本会上升;但同时下游消费品领域依然会维持通缩局面,物价持续低迷,企业利润增速继续下滑,亏损面扩大。张寅表示,2005年“低通胀下的高增长”将演变为“经济增长回落,物价上涨”的滞胀局面。

  对此,专家建议,2006年的货币政策着力点应该是刺激消费和控制投资,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同时向农村消费市场倾斜。一方面,加强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调控,高度警惕货币市场大量剩余资金涌入实体经济,形成新的投资反弹;另一方面,放开消费信贷政策,刺激内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