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井华 石洋 周程 综合报道
1978年以来,在中国始终未变的一个关键词之一就是开放。
为什么要开放,邓小平有精辟的阐述:中国的发展需要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
目前,开放从政策的提出已经演变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格局。
由于开放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但是,资金仍然是中国的稀缺资源,所不同的是,资金的配置已经开始从政府主导、国有垄断转变民营企业的广泛参与,这是经济转型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民营经济发展来说,融资难仍然是一个瓶颈。
对于民营企业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的发展的融资难问题,政府关注,学者关注,相关企业更是关注。融资难,在宏观上是政策问题,是体制问题,在微观层面就是操作问题,这种操作涉及到有一个平台,需要第三方的介入,比如政府、民间机构和媒体。
2005年10月29~30日,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本刊主办的2005中国Z-PARK国际融资论坛搭建的正是这样的平台,此次论坛更多关注的不是融资难的原因而是如何融资,演讲者均是来自政府、国际投资机构、银行,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资本方和来自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项目对接。
此次对接的意义远远超过对接是否成功,因为对接双方所释放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Z-PARK国际融资论坛是第一次尝试这种项目对接(Z-PARK源自中国、中关村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park 是科技园的园的英语),受到了格外的欢迎。
希望读者看到此次对接,能够有收获。
希望读者记住Z-PARK国际融资论坛
来年欢迎参加2006年的论坛,届时可以看到一个更精彩项目对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