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18:04 每日经济新闻

  叶檀本报评论员[2005-12-09]

  2005年是改革走向深入的一年,深入的改革意味着更多的问题,一些问题只能在2006年甚至更远的将来寻求解答。当此难遇的历史变革之际,本报也与读者一起,以严谨的职业态度,观察、思考、前瞻。

  过去一年的经济充满生机但也具有极多的不确定性,市场化在对外与对内两个向度上走向深入。

  在对外方面,金融市场与贸易战的纷争,调动了政府的力量与全民的感情,而进口商、零售商、制造业者等各方力量的介入,使得谈判扑朔迷离、一波三折。就在一个个的谈判过程中,各类经济体蓬勃发展,市场主体登上前台,政府管理部门与主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如纺织企业与商务部,温州各行业的商会与行业主管部门。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遇到了潜流,中海油收购尤尼科遭遇到市场之外的难题;也收获了经验,联想并购IBM初步成功。其中的经验值得仔细回味:有哪一些失败是市场经验不足、对游戏规则不够了解造成的,又有哪一些是因贸易壁垒与不可克服的障碍造成的———分清了这些,足以让我们冷静、理智地对待各个市场。而如果了解了市场的本质,则会让我们变得睿智。

  另一方面,人民币渐成世界主流货币之一,其涨跌牵动着世界各地市场的敏感神经。我们从争论,看到了争论的终结,又看到了新一轮的争论。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美国与欧盟对中国的

人民币汇率升值态度各不相同,却又通过G7这一特殊的平台,汇聚成合流,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形成压力。在全球化的时代,企业注定已无法关起门来修练上乘武功,而只能在与对手一次次的博弈中提高技艺。博弈的武器包括各主要贸易国汇率的变动,与各国行业标准的设置,等等。

  对国内市场而言,虽然仍然胶着于效率与公平的讨论,但通过对于小康社会的理解,对于拉动内需政策的发布,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与切实的减免税等政策,天平渐趋平衡。

  但许多问题并不会迎刃而解,国企的难题并未解决。一次次的试验,如国企重组上市,如国企的产权交易、央企设立董事会制度,仍绕不过公平与效率这道关,动力与阻力一样大。这些试验是正确的选择还是数次试错中的一次,没有人能够提供现成的答案。虽然我们看到了新加坡模式、捷克模式、英国模式,但这些都无法解决中国的问题。以中国的特殊性,只用“拿来主义”远远不够。

  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与资本市场的矛盾更趋尖锐,股市改革到了关键时刻,不容丝毫闪失;随着外部战略投资者入股中资银行,又一轮“贱卖”与“经济安全”的争论成为焦点。与以往的争论不同,这些争论建立在改革深入之后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之上,这使得争论更加激烈复杂,各方利益主体的参与使得市场更加多元。

  切入保险市场,切入基金,切入原材料定价权,切入外资企业税收、切入汽车行业,“战火”在蔓延———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各地政府之间、中央各部委之间、机构投资者与普通投资者之间———就在这些理论探讨与利益的争夺中,市场的底蕴渐次清晰:对于市场的争论已经介入到利益分配的核心。

  这是我们过去一年所关注、现在正在关注、未来还将持续不断关注的。从国际视野到企业视野,从政策到市场,以包容与参与心对待

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变化,是我们的一贯宗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