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政府采购面对误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16:57 财富时报

  文/薛文莉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以来,尽管有诸多佳绩,但却面临着供应效率低下、腐败现象增多、发展前景模糊等问题。

  集中采购机构分散混乱

  《政府采购法》实施三年来,仍有部分地区政府拒绝设立集中采购机构,而是委托营利性社会中介机构操作。

  集中采购机构和集中采购工作是我国政府采购的基石。不设立集中采购机构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还可能使规模采购的收益流入营利性组织之手。

  第二种现象是由于《政府采购法》的立法解释延迟和执法误解造成的。《政府采购法》60条规定“采购代理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对于采购代理机构的正确理解应是指社会中介机构,而非集中采购机构。集中采购机构是由政府设立的公共事业单位,而在中国的行政体制下,不建立行政隶属关系的行政机关与公共事业单位之间根本就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管。所以,才出现了各地集中采购机构的主管部门不统一的现状。

  政府应当通过法律解释或者国务院文件统一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集中采购机构的主管部门,并建立行政隶属关系。

  综合监管协调机构缺位

  采购监管机构在财政部门中地位不高,削弱了政府采购综合监管职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影响了对供应商权益保护的程度。

  财政部门承担了管理国家财政收支的重要职能,全面管理一个巨大的政府采购市场可能会使其不堪重负,更何况财政部门与采购人(政府机关)行政层级平行,缺乏行政管理的权威性,难以有效统筹协调平行机关采购工作进行综合监管。尤其是,我国行政权威主要来源于行政层级,单纯地依靠法规、规则,难以形成约束机制。

  因此,为加强国家对政府采购市场的有效管理,监督采购人的采购行为,保护供应商的合法权益,应该效仿证券、银行、保险管理办法,建立一个超脱于各个政府部门之上的政府采购监管委员会,作为各级人民政府的直属机构。

  节约资金成了唯一目标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政府采购人和行政监管部门,多把节约财政资金作为政府采购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往往在评标中将价格低廉作为主要标准,并将资金节约率作为评价业绩的主要指标,似乎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省下一些财政资金。

  这些认识是对政府采购制度及其宗旨的误解。《政府采购法》规定其宗旨是,“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含义,是统一公共效益和商业效益,不局限于商业性的经济效益。财政资金花销是否值得,是要看购置物品和服务与实现政府职能的比率关系是否合理,《政府采购法》从未规定节约资金是实行政府采购的唯一、甚至主要的宗旨。对政府采购宗旨的这种误解带来了两方面后果。一是,因注重资金节省忽视了供应效率;二是,购置结果不符合真实需求,贻误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实现。

  政府采购的路越走越窄

  不少集中采购机构反映,当前政府采购的路子越走越窄。这是人们对政府采购制度范畴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现在的政府采购工作基本集中在货物采购方面,对工程采购和服务采购涉之甚少。实际上,工程采购是政府采购所占资金最多的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工程采购早已集中到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理,而没有纳入集中采购机构操作和管理,当然就减少了政府采购的范畴。

  此外,在服务采购方面,采购人和集中采购机构只将服务采购看成购买车险等事宜,但这种看法过于狭隘和近视了。《政府采购法》为服务的定义是“除货物和工程以外的其他政府采购对象”,这是一个无限概括的表述。至于具体的种类,应当根据客观需求和政府采购规则的特征来决定。他认为,服务采购的范围非常广泛。就目前政府的需求而言,可以根据行政职能改革的进程,考虑政府职能向市场和社会的对外承包,例如

城市规划、园林建设、城市垃圾处理以及国有企业经营权和公共事业管理权的对外承包。另外,还可结合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自主技术创新作为政府采购的对象,由政府出资购买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

  政府采购除了对货物、服务、工程进行采购外,还能发挥公共政策功能,这一功能才是政府采购的长期目标。原来制定法律时,大家对政府采购在我国的公共政策功能认识不到位、规定不充分,在应用领域只写了保护环境、区域发展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内容。但是,最近从建设

节约型社会、制定“
十一五
规划”和自主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政府采购正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这些认识和尝试,可能会促使我国政府采购的作用发生一个根本性转变,发展出独特的中国型政府采购制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