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科技利器武装中国农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9:56 中国财经报

  钟昱

  “新农村建设内容很多,但现代农业建设是一个基础。当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问题时,一定要首先关注现代农业的建设问题”。对于现代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柯炳生如是评价。

  科技“武装”现代农业

  建设现代农业的本质是什么?柯炳生表示,其实就是先进的科技文化、先进的生产设施,还有现代化的农民。“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能力的建设”。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黄守宏也持有相似的观点。他认为,所谓的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技术来装备农业。

  只占世界耕地10%,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只有靠科技!

  “农业的出路靠科技,尤其是我国人多地少这个情况更是如此”,黄守宏说。最近十年我国耕地资源的数量减少了1.14亿亩。尽管这几年中央采取了极为严厉的措施,去年4月到10月对耕地占用的审批非常严格,但是这个势头并未得到遏制。水资源也是一样,我们现在主要还是要保证城镇用水,接下来才是灌溉用水。所以农业的发展再靠传统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只有靠集约型的增长。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具有高达58%的高回报率。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委员认为,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左右。

  农业科研体制亟待转型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我国政府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只有0.23,仅相当于国际上最贫困的30个国家政府农业科研投资强度简单平均数的1/3,而技术推广投资强度也才相当于国际上低收入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平均水平。

  “网破、线断、人散”,这是部分农业专家对农村科技推广体系的评价。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黄大昉委员担忧:“条件差、没有钱,基层的农业科研人员大都靠卖种子、卖农药为生。你还能指望他给你推荐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吗?”

  这些问题的直接后果是,农业科技人才严重匮乏,后继无人。“美国2亿人口,养了2.5万个农业科研人员;我国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只有6万农业科研人员,不光比例小,而且专业水平远远不如。”黄大昉如是说。

  因而,我国农业科研工作应该要有相应的转变。比如原来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农业科研的重点方向是以增产为目标进行的。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以及对安全营养要求的提高,农业科研也正在转变,“但这个转变的步伐和社会需求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黄守宏这样表示。

  柯炳生强调,在推动物质装备农业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和反思的问题。现在我国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达到4600多万吨,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单位化肥使用量已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最近我国农药的使用量增长速度也在10%以上。“我们比较重视化肥、农药等这些现代的投入品,对农业机械的发展相对来讲有所忽略”。一方面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确实为我国的粮食生产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我们实现了农产品的供给从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但是由于我们使用方式不科学,使用方法不合理,农民掌握水平有限制,带来了相当大的副作用。据农科院的有关专家研究,我们现在的化肥使用量大概只有1/3被作物吸收,1/3释放到大气中,还有1/3留在土壤里。造成的后果就是土壤和大气的污染。“所以我们在推进现代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各种农业要素投入的平衡,要注重各种农业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