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宏观调控政策转向 调结构替代调总量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0:39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郑鸣鸣 北京报道 2005年以总量为主要内容的调控政策,将被以结构调整为主,特别是调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为主要内容的政策取代。这是从12月3日~5日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透露出的信息。
会议指出,从明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将把解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指出,“通过发挥市场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优胜劣汰,力争明年在促进产能过剩行业控制总量、优化结构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宏观调控政策,本来主要是以经济总量调节为主,而非以进行结构调整为强项。弹指一年,2006年调控政策的内容从总量转向结构,意味深远。 总量问题让位结构问题 “结构调整之所以成为2006年调控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总量问题已经不再是经济问题的主要矛盾。”巴黎百富勤中国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陈兴动说。 自2004年展开宏观调控以来,物价上涨过快、煤电油运紧张等总量问题已逐渐消弭。今年第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分别增长9.4%、9.5%和9.4%,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物价涨幅也基本稳定。第一季度、上半年、前三个季度,居民消费价格(CPI)分别同比上涨2.8%、2.3%、2.0%。 马凯预计,今年全年的GDP增幅将在9.4%,CPI增幅不会超过2%。今年以来,“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 不过在谈到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时,马凯指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长期性、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当前突出表现为五大问题: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不良后果日益显露;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矛盾突出;经济运行中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不容忽视;社会发展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较多。 上述问题几乎都是结构问题,或与之相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去年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防止投资过快,经济运行不稳定,现在这些已经不是主要问题,宏观调控转向调整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扩大内部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十大行业产能潜在过剩 国家发改委指出,有些行业尽管目前产需基本平衡,但潜在的产能过剩不容忽视。 据悉,目前已经存在产能过剩压力的有10个行业。而在去年同期召开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公布存在行业投资反弹压力的行业是钢铁、水泥、电解铝、电石、焦炭以及水电等6个。 今年的会议则指出,除了去年担心的6大存在投资反弹压力的行业,已经或正在面临产能过剩现实外,煤炭、纺织、汽车、铁合金行业成为新的潜在产能过剩行业。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室主任陈强指出,铁合金过去已经过剩,一直在调控,真正今年新增过剩苗头的行业是纺织、汽车、煤炭和电力。电力去年是担心过剩,今年则是现实。这些过剩行业中,除纺织的过剩直接与出口外需不足有关外,其余的行业都与内需相关。 国家发改委指出,钢铁行业目前生产能力已大于市场需求1.2亿吨,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拟建能力8000万吨。焦炭行业产能超出需求1亿吨,目前还有在建和拟建能力各3000万吨。汽车行业目前产能已经过剩200万辆,在建能力220万辆,正在酝酿和筹划的新上能力达800万辆。此外,目前电解铝行业目前产能已经高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就有260万吨。 而煤炭、电力的投资仍然很快。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今年1~10月,煤炭开采及洗选业的投资和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业的投资,分别达768亿元、47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3%、33.2%。 对于一些行业在持续调控的条件下仍然出现过剩,业内人士指出,主要的原因是一方面表现为地方的利益驱动,另一方面,主要是行业的结构问题,即反映在供给结构上不合理。国家发改委指出,“(产能过剩)这些行业在总量过剩的同时,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也很突出。” 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已经导致某些行业产品价格大幅回落,亏损企业增加。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增幅11.2%,同比回落52.2个百分点。水泥行业利润同比下降60.6%。汽车行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6.7%,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86.2%。 马凯指出,“如果不抓紧解决,任其发展下去,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就会明显加剧,结构不协调的矛盾就会更加突出,企业倒闭和职工失业就会显著增加,银行呆坏账就会进一步扩大。” 产业政策“大行其道” 此次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指出,2006年的调控政策仍将坚持有保有压的政策。“继续把好土地、信贷两个闸门。发展改革系统将加强行业规划、产业政策与土地、信贷、环保、安全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 会议强调,2006年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最关键的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陈强指出,这次调控的特点主要在于通过产业政策提高了市场准入,同时“有保有压”意味着,即使是过剩的行业,比如钢铁,对于像宝钢的高端产品,仍将进行扶持,而对于提供低端产品的小钢厂,比如河北的几百上千个小钢厂,将提高进入门槛。 针对10个产能出现潜在过剩的行业,会议指出,要严格市场准入,控制新上项目。制定严格的环境、能耗、水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质量、技术、规模等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与去年的会议并未明确提出产业政策调控不同,本次会议强调要“完善行业规划政策,加强部门协调配合”。指出“对已出台的钢铁、电解铝、煤炭、汽车等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将强化落实,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尚未出台的,将抓紧制定和完善,尽快出台”。 记者获悉,尚未出台和公布的产业政策包括电力、煤炭、化肥、铜等,目前正在加紧征求意见。“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条件,国家明令淘汰的项目和企业,不得提供贷款和土地,环保和安监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