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增值税转型到底转变了什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0:40 中国财经报

  姚长辉

  “最明显的就是降低了企业税负。”无论是热情关注增值税改革的学者,还是一直密切追踪转型效果的政策制定者,他们对“增值税转型到底转变了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几乎是异口同声。

  那有没有具体数据的支持呢?一份来自辽宁省国税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六大行业(不包括从事军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企业)平均增值税税负率是3.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0.6个百分点。

  换一种算法同样也能得出企业税负下降的结论。还是来自于辽宁省国税部门的统计,截至目前,辽宁省适用增值税转型的企业应退固定资产进项税25.78亿元,国税部门实际已办理的退税总额17.12亿元,抵减欠税5040万元,抵退税合计17.62亿元。也就是说,在没实行增值税转型前,这17.62亿元是国家的税收收入,而实行增值税转型后,国家把这笔收入退给了企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腰包”因此项改革明显地鼓了一层。

  2004年7月1日,增值税转型改革率先在东北三省的八大行业(装备制造业、石油

化工业、治金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从事军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企业)进行试点,即这八大行业中经过有关部门认定的企业,不再执行以往的生产型增值税制度,改为执行消费型增值税制度。生产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企业将购进的固定资产中所含税款抵扣,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有公之于众的材料显示,从2004年7月1日到今年4月,东北三省已有4万余户企业通过税务机关的认定,被纳入到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依法享受抵扣购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优惠,这些企业因购入固定资产而得到的抵退税额已超过20亿元。

  至于东北三省六大行业自实行增值税转型以来,到底为企业减轻了多少税负,一位政策制定者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做相关统计,2005年年底三个省的具体情况就会得到汇总,届时不仅企业减轻税负的具体数字有了,此项改革的其他情况,不管是正面效果,还是新出现、待解决的问题,都将摆上案头,供制策制定部门审视、研究,为下一步在全国推开增值税改革作重要参考。

  增值税转型对东北三省带来的直接好处是企业减轻了税负,而间接好处也逐渐显现出来。据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反映,自转型政策实施一年多来,他们已得到增值税转型退税款5亿多元,这笔退税款为技术改造和扩大生产规模投资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技术更新和主业整合。

  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在

鞍钢得到了具体印证。而理论界对这一点早就不容置疑。记者采访过的多位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扩大投资、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有抑制作用。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后,允许购进固定资产中的所含税款一次性扣除,解决了重复征税问题,把企业承受的相对较重的投资负担降了下来,可以迅速提高企业更新改造和扩大投资能力。有些专家呼吁,增值税转型改革应尽快在全国推开,这也是鼓励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一个见效快、作用大的具体措施。

  增值税转型还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据辽宁省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至5月,全省工业完成投资329.2亿元,其中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59%,比去年同期高出7个百分点。全省13个市的转型企业机器设备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由去年下半年的38%上升为今年上半年的59%,提高了21个百分点。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去年7月曾发表观点认为,目前世界产业转移重点指向了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由于东北三省具有良好的装备制造业基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有望成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佳区域。目前这种积极作用已初露端倪。

  有专家总结说,东北三省的增值税转型,微观来看,降低了企业税负,为企业扩大投资、进行技术更新改造提供了动力;宏观上看,促进了基础产业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具体征收对象指向生产、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实现的增值额,目前每年增值税的收入大约占我国税收总量的40%。对地位如此“显赫”的税种进行根本改革无疑需要三思而后行,在东北三省先行试点实际上就是三思而后行的具体体现。一年半的运行结果有的显而易见,有的则需要专家及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反复沟通才能总结出来。但无论怎样,先行一步的东北增值税转型改革都是一个宝库,值得有关各方慎重审视,深入思考,从这一点来说,增值税转型带来的最大转变应是:迈出了第一步,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得到了一些启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9,5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