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国产纪录片离市场还有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08:16 人民网-华东新闻

  面临与国际接轨的机制问题 电视台的制作只能自产自销

   本报记者 杨文雯

  12月6日,2005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将在广州开幕。此次“国际纪录片大会”首次升格以国家广电总局和广东省政府的名义主办,成为国内规格最高、最专业和最具国际
影响的国家级官方纪录片活动,旨在建立一个平台,进而将中国纪录片推向国际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两大障碍凸显发展难题

  目前在中国,只有取得合法经营权并申领广电系统的影视制作许可证的民营公司,才能进行相关的影视产品创作,但民营公司受到市场的制约,往往唯利润是瞻,自然要干扰制作人的思路、制作过程以及作品,使之符合市场的需求。如此一来,大批深刻而优秀的纪录片就被扼杀在市场的庸俗中。

  作为纪录片播放的唯一公共平台,中国的各大电视台同样面临着与国际无法接轨的机制问题。目前,我国电视台的制作仍停留在自产自销的地步,也就是由自养的导演拍摄纪录片,在自家的平台上播出,而国外的电视台采取的是制播分离的办法。今年准备来参会的27个买家当中,有21个来自国外,如果不购买外国的节目,国内电视台将难为无米之炊。由此看来,作为纪录片播放的唯一公共平台,中国的各大电视台在与国际接轨时,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机制问题。

  早在15年前,当我国的纪录片营销还停留在摊位式的叫卖中时,加拿大的帕特森·费恩斯始创的面对面的纪录片交易市场形式,如今已经成为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直到2004年的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我国才采用了这一国际上早已流行的营销手法。

  对此,行内人士在为纪录片市场把脉时,一个“急”字概括得非常得体:除了制作抓住观众眼球的纪录片外,建立一个健康的纪录片交易体系已成了当务之急。本次纪录片大会也将尝试解决这个“急”字———继续设置纪录片交易市场,为缺乏资金和播放支持的民营纪录片制作公司和制作人寻找国际市场。

  走出国门任重道远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多样的民族和社会现状,纪录片无论是制作还是播放,都拥有巨大的市场。具有敏锐眼力的《发现》亚洲电视网,自2003年开始,在中国实施了新锐导演计划,即每年在全国选出6位新锐导演,提供资金,支持他们拍摄纪录片。

  广州电视台率先发现了这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并迅速获得政府的支持。3年来,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时时刻刻都在为中国纪录片走进国际市场作出不懈的努力。它邀请了才华横溢的制片人、优秀的营销精英以及专家学者、顶级的纪录片专业频道,大家共聚一堂,相互切磋、学习,建立了一个交流联系合作的平台。

  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纪录片制作规模和销售能力短期内还不具备与国外竞争的优势,走出去仍是一条漫长的路,但应有这个信心。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