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观点:中国企业陷于悲惨增长境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5日 10:13 《财经文摘》

  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运行依然稳健。2005年1-9月,GDP增长速度只微降0.1个百分点。然而,在增长速度几乎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企业的利润增长却大幅下降。经济运行的结果显示,2005年中国一大批企业已明显陷入到增产不增收乃至赔本赚吆喝的“悲惨增长”境地。

  一般而言,国际上企业陷于“悲惨增长”,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导致的供应大量增长,
使企业不得不降价促销从而造成利润下降甚至亏损。但中国企业陷于悲惨增长的原因比较特殊,主要是上下游价格变动差异扩大,资源侵蚀利润特别是国际资源价格上涨所致。

  目前,上下游产业已形成事实上的价格“剪刀差”。按7月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产品价格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有色金属材料类和化工原料类购进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月上涨很多。其中,原油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31.4%,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1.1个百分点,汽油、煤油和

柴油出厂价格分别上涨22.5%、18.3%和20%。石油如此,铁矿石等其他资源也如此,但下游产业的价格却难于上涨。其结果,就好比突然间出现了一把巨大的剪刀,将下游产业的利润大量向上游产业转移。

  虽然当前工业增加值增长尚能维持16%的高位,企业效益却出现明显分化,相当一部分下游企业限于增产不增收乃至赔本赚吆喝的“悲惨式增长”。江苏小天鹅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额高达60多亿元,但利润只有几千万,处于保本和亏损的边缘。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一步显示,当前利润正大量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上游行业集中,新增利润的90%以上集中于石油等四大行业,而下游加工制造行业却因市场竞争或政府限价,无法进行价格传导,造成利润下降甚至亏损。

  在全国经济增长和工业增长与去年相当的情况下,2005年上半年全国工业实现利润增幅比去年同期急剧回落22.5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中,除了新增利润最多的石油开采、钢铁、煤炭、化工、有色金属矿之外,化纤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材行业、电力行业、电子通信行业的利润都有所下降,有的下降了4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075亿元,同比增加了59%,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543亿元,增加了84.4%。

  由于上下游行业利润“剪刀差”的效应,一部分拥有资源和能源的北方省份经济提速,

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出现了南盛北衰的局面。但总体而言,由于中国的资源和能源人均储蓄量只相当于国际水平的1/3到1/5,因此,中国在国际上便是能源和资源的净进口国,这导致了宏观上的中国国内利润被迫向海外转移,中国企业整体效益大幅下降。这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中一个危险信号。

  以数据为证。自1999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近5倍,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价格,2003年上涨了30%,2004年上涨了80%,今年初又上涨了71.5%。

  随着国际资源价格上升,“中国制造”的利润加速外移,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却大发横财,经济增长和外汇增长迅速。如,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俄罗斯已进入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行列,近年来经济增长年均增长率达7%左右,其居民的实际收入也大大增加。俄罗斯的黄金、外汇储备更是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1550亿美元,外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减少到16%。

  显然,这种局面如不及时改变,中国的投资回报率就会日趋下降,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就有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崩溃,从而引发中国经济的危机。

  “中国制造”如此不堪一击的原因是资源消耗太高、附加值太低,其赚取一元钱新增收入所要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参看左下图)。前苏联的经济规模曾经达到美国的70%,但突然崩溃了,原因在于单位GDP的资源消耗是美国的3倍到5倍。亚洲各国在增长很快的情况下突然遭遇危机,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增长的粗放。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投入产出效应日趋恶化的趋势实在是值得警惕。

  从理论上讲,中国目前仍处于二元结构转换的时期,这也是任何一个国家增长最快的历史时期,因此应该很难出现经济增长崩溃的情形,但中国粗放型快速增长模式,在国际资源和能源价格大幅上升,以及

人民币汇率上升的双重压力下,的确是到了非转变不可的时候了。

  作者:赵晓(本刊总编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